治好肺癌不是梦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YXY 2017/6/11 18:20:18 921
来源:《 生命时报 》( 2017年06月09日 第 16 版)
专家简介
尤长宣,主任医师、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副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广东分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访问学者
专家简介
陈步东,主任医师、副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肺结节诊疗中心副主任、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北京胸科医院肺结节分中心主任
受访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广东分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尤长宣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北京胸科医院肺结节分中心主任 陈步东
本报记者 张杰
编者的话: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极高,其中一个原因是肺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发现时多是中晚期。尽管如此,近年来肺癌治疗取得了巨大进展,治愈仍有希望。
传统治疗
三大手段各有优势
肿瘤治疗有三大传统手段:手术、放疗、化疗,肺癌也不例外。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教授、中国抗癌协会广东分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尤长宣说,具体采用哪种手段,要根据病情分级治疗。早期患者确诊后要尽快手术,治愈率可达95%以上甚至完全治愈;中期患者要采取包括放疗或化疗在内的综合治疗,部分可获临床治愈;晚期治愈难度大,但合理的综合治疗能缩小肿瘤、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手术:创伤越来越小。肺癌根治术需要完整切除肿瘤及胸腔内邻近的淋巴结。切除的肿瘤周边必须带有部分正常组织,术后经病理检查没有癌细胞,以防止转移扩散。不少患者惧怕手术,其实,手术正朝着微创的方向不断进步。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创治疗具有伤口小、瘢痕细、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尤长宣补充说,过去的肺癌手术是三四十厘米的大切口,如今只有十几厘米甚至几厘米。而胸腔镜技术只需打几个孔甚至仅一个孔,通过内镜或机器人就能精准切除肿瘤。不过,胸腔镜手术局限于I-II期肺癌。
放疗:指哪儿打哪儿。如今精确放疗由计算机控制,精确程度可做到指哪儿打哪儿,呼吸运动不影响治疗精度,使放疗副作用明显降低。尤长宣指出,下列4种情况适合放疗:1.癌灶小于5厘米的早期肺癌,经PET-CT检查没有转移;2.纵隔淋巴结有转移,术后放疗可进一步巩固效果;3.没有远处转移的局部晚期肺癌,可选择放疗和化疗联合作战,减少远处转移,提高局部肿瘤控制率,部分病人可获治愈;4.对于晚期患者,若肿瘤侵犯骨骼、神经,放疗有助避免截瘫、骨折等,改善生活质量。
化疗:术前术后都有帮助。随着紫杉醇类药物以及顺铂、卡铂等的问世,晚期肺癌的内科治疗效果有了明显提高。特别是根治性手术,通过放化疗的帮助,能降低根治术后的复发风险,最大限度消灭体内可能残存的癌细胞。尤长宣介绍说,新型的辅助放化疗一般在根治术前进行,可帮助降期(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分期)、减少术后出血等。小细胞肺癌早期容易发生远处转移,但对化疗很敏感,可先用化疗药物控制,然后再做手术。
抗癌新兵靶向免疫更加精准
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两名“新兵”加入到抗击肺癌的大军中来。这两种治疗新方法在患者中越传越神,但究竟适合哪些人,有多大效果,还需理性看待。
靶向治疗精准如导弹。研究发现,某些肺癌细胞中存在大量异常的蛋白,后者与相应的肿瘤驱动基因突变有关。这些特定的驱动基因就像靶子,靶向治疗就是针对其进行攻击的。尤长宣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最常出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的突变,攻击这个靶子的药物能让病人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靶向治疗有一组优势人群,包括亚裔、女性、腺癌患者、不吸烟者。部分高龄、病情严重的晚期患者无法耐受化疗的毒副作用,也可考虑对正常的细胞伤害小、副作用轻微的靶向治疗。不过,靶向治疗同样存在耐药问题。治疗前要活检取样做病理分析和基因检测,确认是否存在相应的靶标基因突变。
免疫治疗不能滥用。免疫治疗能让药物作用于免疫系统,增强或者调动患者自身抗击肿瘤的免疫能力。尤长宣说,理论如此,但目前的临床实践并不完美。无论欧美还是中国,免疫疗法在肺癌患者中的整体有效率约为30%,起效相对缓慢,且免疫治疗同样存在毒副作用和耐药问题。一项研究发现,接受免疫治疗的65岁以上人群中,19%的患者肿瘤非但没有缩小,反而加速生长。下一步,科学家将继续开发有效的“疗效预测标志物”,发展免疫治疗的“价值评分系统”,从而筛选出真正能够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人群。专家提醒大家,目前在国外获批的肺癌免疫治疗药物暂未获中国批准,因此,寻求免疫治疗的患者应到大型三甲医院咨询,不要被社会上一些非正规的“免疫疗法”忽悠了。
复发转移仍有治愈可能
肿瘤转移、复发是笼罩在患者头顶的阴影。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有脑、骨、肝脏等处,某些患者还可转移到肾上腺及皮下组织。如果患者出现消瘦、乏力、头晕、骨痛、面部肿胀等症状,或摸到颈部有小疙瘩(浅表淋巴结肿大),应尽快到医院复诊。
肺癌转移分为寡转移和广泛转移。尤长宣说,前者仅转移到对侧肺部或脑、骨、肾上腺等单一部位,转移灶不超过5个。这类患者通过局部治疗及内科治疗等,仍有治愈可能。但即便出现广泛转移也不等于没救了,而要根据病理类型、分子分型、转移部位等情况综合分析,进行针对性治疗。广泛转移的治疗原则是以内科治疗为主,放疗、手术等局部治疗为辅。如针对最常见的肺腺癌,首先应对患者进行准确的基因分型,科学应用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等全身治疗手段。有的患者已接近临床治愈,一段时间后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了,应及时就医。判断肿瘤是否复发、转移主要根据影像学检查,如CT、颅脑核磁共振、骨扫描、全身PET-CT等。
尤长宣最后提醒,确诊肺癌后不要背太重的思想包袱,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战略上藐视,战术(治疗)上重视,对维持整个机体状况非常重要。临床工作中发现,那些不害怕、不退缩、乐观开朗的人,治疗效果比紧张、恐惧的人要好很多。
肺部结节大多都是良性
有些人在常规体检时发现肺里有小结节,首先会想到癌,十分紧张。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北京胸科医院肺结节分中心主任陈步东指出,发现肺部结节不用太担心,但也不能坐视不管,应密切观察,及时诊断。
肺小结节是指直径小于1厘米的结节。据介绍,肺结节很普遍,检出率为39.1%,但96.4%都是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非感染性炎症(如类风湿关节炎)、良性肿瘤,都可能导致肺部结节。陈步东说,查出肺结节后,患者和家属不要有太大的精神压力,不要盲目选择手术。
规律随诊强于一切检查和治疗。陈步东说,美国最新的肺癌筛查指南对肺部结节的处理有详细的建议:小于6毫米的结节应每年进行低剂量CT检查。随诊一定要保证时间间隔,既不要拖延复查时间,也不要过度频繁复查。CT检查毕竟有辐射,频繁检查反映患者焦虑程度很高,反而对病情不利。6~8毫米的结节应3个月复查胸部低剂量CT,如有进展需进行多学科会诊,考虑病理检查或外科干预,如果判断为炎性结节(如肺结核)可以转内科;若无变化则6个月后再次复查,此时还无变化则需12个月后再复查;超过2年以上无动态变化即可转为每年一次的常规体检。大于8毫米的结节建议多学科会诊,讨论制定下一步诊疗计划。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