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春秋-往事悠悠

红卫兵“五大领袖”之命运沉浮—殴打彭德怀的韩爱晶:获人资助 任国企总经理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2/9/24 10:23:17 684

2012年09月24日09:52  来源:党史博采 人民网>>文史>>近现代史
霞 飞
 韩爱晶在“文革”中干得最恶劣的一件事,是揪斗彭德怀。1967年7月9日,在北航的一间教室里,韩爱晶主持召开了一个小型“审斗会”,审斗功勋卓著的彭德怀元帅。韩爱晶在审斗之前,就告诉他手下的人,此次审斗彭德怀要“刺刀见红”,一定要让彭交待自己的“罪行”。

 

韩爱晶等人在文革期间揪斗彭德怀(资料图)

本文摘自《党史博采(纪实)》2008年第04期,作者:霞飞,原题为《红卫兵“五大领袖”浮沉录之四:韩爱晶》

曾是“红根”

在“文化大革命”中,对于一个人的家庭出身是很讲究的,在强调阶级斗争时,对于出身于劳动人民家庭或者革命干部家庭的青年人,称之为“红根”。韩爱晶就是“红根”。他出生在江苏省涟水县一个普通劳动人民家庭,父亲是新四军老战士,在革命战争中为革命献出了生命,韩爱晶也就是烈士子女。

韩爱晶的父亲牺牲后,他的母亲改嫁,嫁的也是一位新四军老战士。革命胜利后,这位新四军老战士在司法部门担任中层干部。韩爱晶的继父知道养子是烈士遗孤,有抚育烈士遗孤成人的责任感,对养子格外疼爱,但在思想和学业方面,对韩爱晶的要求却很严格。但韩爱晶却与继父有些隔阂,总与他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并渐渐养成了孤僻、郁闷、沉默寡言的性格。长成青年后,因为他学习成绩很好,在学校政治上表现也好,又经常住在学校,继父除了有时对他讲一些革命道理外,也不太具体管他了,他与继父之间的隔阂也就越来越深了。

北京航空学院的学生

其实,韩爱晶的继父完全是一片好心。正是在继父的教育和督促下,韩爱晶在学校里还算是用功的,他与当时的许多青年人一样,发奋学习,连课余时间都用上了。他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活动,表现积极。但他与同学却很少交流。他的这种孤癖的性格也有一个好处,就是他减少了与其他人交往的时间,把时间更多地用在学习上了。

韩爱晶的刻苦学习,有两个因素:一是他是烈士遗孤,长在革命干部家庭,受到良好的影响,有一种学好知识,将来报效国家的志向;二是他也盼望早日离开家庭,离开继父,自己独立生活。

韩爱晶的刻苦学习并没有白费。他考上了北京航空学院,成为了一名令人羡慕的大学生。

北京航空学院是当时国家新办的重点院校之一,目标是培养高科技人才,为国家今后发展航空航天事业奠定人才基础。能够考入这所学院的学生,不光要学习好,也要政治上强。当年,该学院对于接收的学生,是要进行政治审查的。韩爱晶就是经过政治审查后才进入该学院的。自然,他的烈士子女和革命干部家庭身份,以及他在初中和高中阶段的良好政治表现,是他顺利进入航空学院的一个重要因素。

来到北京后,韩爱晶并没有先去逛这座古城,而是又投入到了新的学习中去。应该说,韩爱晶在北京航空学院读书时,算是一个好学生。他几乎是常年坚持早起晚睡,课堂上他听得认真,课下复习也下功夫。学习成绩在同学中也是名列前茅的。

在北京航空学院,韩爱晶一改原来孤癖的性格,变得开朗一些了。这很大原因是由于他离开了继父,离开了自己感觉压抑的家庭。他与同学的交往多了一些,学院里组织的政治活动,他是积极参加者,并且主动担任为同学服务的工作。政治学习会上,他也很爱发言。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平时关心政治。他是同学中最爱看报纸的学生之一,也是爱读政治理论书籍的学生,因此,他在政治学习会议上是有话可说的。韩爱晶也表现出了一定的组织能力,班级里搞的一些活动,经他组织,往往井井有条,同学之间发生一些矛盾,往往是一经他参与调解,许多矛盾就化解了。教学的老师、班级主任及至学院领导都对他有较好的评价。由于他政治上要求进步,被学校列为入党积极分子。他平时关心国家大事,博览群书,知识面丰富:他生活上艰苦朴素,不爱张扬。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他不追求享受,不搞特殊。但是,从小养成的孤癖性格在他身上还时有显现,这使他往往表现出双重人格。他有时候很深沉,像个小老头儿有时活蹦乱跳,像个孩子,什么洋相都出。“文革”前系里排演抗美援越活报剧,他演美国总统肯尼迪,演得活龙活现,丑态百出,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他爱好射击,是北航射击队的队长。但他平时仍然愿意自己独来独往,并且从不和其他同学讲自己的心里话。他除了政治学习和组织一些活动时说话多一些外,平时并不爱说话。并且,因为他从来都是想好了再说,考虑问题较全面,说的话也入情入理,让人能够接受。这使他给同学一种沉稳、干练的印象。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