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大有作为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7/5/19 9:38:00 211
一年前的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纲领性的重要讲话,近日党中央又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指明方向,充分体现我们党对新形势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殷切期望和顶层设计。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指导和根本遵循,落实好《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中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以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第一,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下大力气加强学习研究和宣传阐释。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党的理论创新也进入了快车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精准扶贫和打赢扶贫攻坚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和文化强国战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总体国家安全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等具有指导性、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这些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升华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续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深入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从“四个意识”的高度自觉为党的创新理论提供学理支撑和思想支撑,既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更是哲学社会科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我们要奋发有为,切莫辜负了这个伟大时代,切莫错过了这个大好机遇。
第二,要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涌现出的新实践新经验新创造,下大力气加强研究总结和提炼概括。
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取得的成就前所未有,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遇到的问题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同样前所未有。这就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必须把主攻方向调整到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和治国理政全局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上来,调整到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系统总结升华各地区各部门的新实践新经验新创造上来,决不能关起门来做学问。哲学社会科学主攻方向的着力点,必须把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同以总结新实践新经验新创造的研究统筹起来、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为此要着力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处理好坚持问题导向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关系。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二是处理好坚持问题导向与坚持把握大局、大势、大事的关系。要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增强战略性、系统性思维,分清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既看存在问题又看其发展趋势,既看局部又看全局,提出的观点、作出的结论要客观准确、经得起检验,在全面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努力揭示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三是处理好坚持问题导向与加强理论研究理论建构的关系。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要聚焦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致力于推动实践创新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要下大力气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第三,要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以立为主、立破并举,下大力气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最根本的在于党始终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创新、与时俱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活力。同时也要看到,当今时代,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的和非主流的同时并存,先进的和落后的相互交织,社会思潮纷纭激荡。马克思主义在有的领域中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是灵魂、是方向,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一要真正解决好真懂真信的问题。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二要坚定不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真正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要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三要坚定不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大力弘扬、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执着坚守,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不被“功名利禄”所绑架。努力占领真理制高点和道德制高点,切实担负起学术责任和社会责任,真正把学识修养与道德修养结合起来,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四要激浊扬清、正本清源。敢于回应各种错误观点和错误思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保持与党同舟共济、同心同德。
第四,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下大力气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还远未结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里的关键,是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马克思主义的资源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也是其发展的最大增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包括世界所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积极成果,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融通各种资源的有效途径,是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把“向内看”“向外看”“向前看”“向后看”有机结合起来。因此,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必须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来推进。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能否构建起来,关键看有没有“中国特色”。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甚至是“削足适履”,不仅难以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更解决不了我国的实际问题。这就决定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必须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一是必须充分体现继承性、民族性。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既应当是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集大成,也应当是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集大成。二是必须充分体现原创性、时代性。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坚持实践的观点、历史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三是必须充分体现系统性、专业性。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已基本确立。下一步的任务,是要向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跃进。要努力使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代有传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辅相成,学术研究和成果应用相互促进。同时,还要使学科体系建设同教材体系建设、话语体系建设协调推进,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加快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合力打造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个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宏大系统工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思想理论支撑。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