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无国界,大学也在变得国际化。走进大学的你,对于未来一定有无限憧憬,或许,海外游学已经成为你学习计划的一部分。可是别忘了,有一个近在眼皮底下的地方,也可以直接连通你与世界——读大学,图书馆是你必去的地方。
正式开启你的学业前,也不妨听听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明星教授、学者的告诫。他们是大学里的“过来人”,深谙在象牙塔求学问道的“秘籍”。
我校名誉校长,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是1954年根据当时国家院系调整安排,随华南工学院(现在的华南理工大学)无机物工学专业调整而来我校继续学习的,在华理整整度过了两年紧张而充满激情的学习生涯。
那时,学校对学生的要求非常高,课业任务非常繁重,一两门主课不及格就要留级甚至劝其退学。三四年级的学生,还要多次下厂实习,一般还要安排一次到外地工厂去,也没有老师带,就同学们自己与工厂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一起工作,参与试验并开展相关研究,帮助工厂解决一些技术难题。
当时,成思危同学就非常出色,得到了师生和工厂技术人员的一致好评。在天津永利碱厂实习期间,他每天从早晨六点半一直要工作到晚上十点半才能休息,中午,就在车间里啃几个馒头权当午饭。为了做好实验,有时还要通宵干。1956年毕业时,成思危各门功课成绩(包括毕业论文)获得全优,为此,我校首任校长张江树签发给他的毕业文凭上专门加盖了“成绩优等”的字样,并获得学校颁发给他的40元奖金(相当于现在的4000元)。
我们从档案中找到成思危同学的一份学习计划,足见他是多么的“自强不息”(这是他12岁时,父亲专门送给他的勉励词)。比如:进一步发挥独立思考的能力,深入钻研,用做读书笔记和阶段性总结的方法来牢固掌握知识,并要不断地吸取同学的经验,改进学习方法;本学期考试成绩争取全部优秀;运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做好毕业设计;国家考试(部属高校中的一种统考)的成绩要达到优秀;参加有老师指导的科学研究工作,在工作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并培养自己独立工作的能力,完成两篇有关专业方面的文章;翻译五篇有关本专业的俄文文献,同时要通过阅读侯德榜先生的《Manufacture of Soda》(英文原版)来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在毕业前英文和俄文的阅读速度都要达到平均一小时看两页水平、毕业后三年内要掌握德文和日文。另外,每天还要坚持读报30分钟,关心时事新闻,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等等。在体育方面,要坚持参加学校田径队的训练,练好中、长跑,1500米的成绩要提高到4分20秒(他原来的成绩为4分39秒,已是全校的冠军),争取达到国家等级的运动员水平。
毕业后,成思危校友成了我国硼砂工业的科研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而在1981年,已经46岁的他赴美国学习管理学。“中年的尾声”选择求学,困难重重,比如第一关语言关,课外阅读60页,美国学生3小时看完,他抱着字典3小时才看3页。但他坚持下来了,以三个A、一个A+的优异成绩毕业,成为中国最早的MBA学位获得者,从此他迎来了人生的另一个领域,积极推动中国创业板上市,被称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至今,成思危校友仍然活跃于我国经济学界,以学者的身份洞察全球经济大局。
像成思危这样全面发展、努力工作的前辈,在华理的历史上枚不胜举。于遵宏教授,也是我们的典范。
于遵宏教授是中国著名煤化工专家,1960年从我校毕业并一直留校任教,成功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喷嘴对置式气化技术,打破了外国对大型煤气化技术的垄断。2008年7月,“石油焦气化技术”许可费过亿元,创造了中国高校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海外技术许可费用项目。可惜,领衔开发这套技术的于遵宏却没能亲眼看到这一场景,因癌细胞扩散,72岁的他于2008年6月25日溘然长逝。
去世前8天,于遵宏教授还坚持让人把两个博士生叫到床前汇报他们论文的进展情况。在他的遗物中,有一张纸上写下了他的“汗水哲学”:“1、扩大工作时间的可行域,尽可能把节假日、星期天的时间用上去;2、降低生活要求,也就是说在事业与生活的选择上,我对前者更有兴趣;3、凡工作需要而身体亦能支持得住时,减少睡眠时间,4、持之以恒,二十多年如一日。以上都是笨办法,并不足取。就个人而论,我还是相信汗水哲学的。”
成思危先生的“自强不息”、于遵宏先生的“汗水哲学”等座右铭,时刻在我的耳旁回响,他们无止境地追求知识、献身科学的精神激励我自己的同时,也希望能成为在座各位华理新人的学习榜样,从他们的身上获取力量,从现在开始,珍惜时间,抓紧学习,诠释好人的意义。
(本文标题为编辑所加,有删节)
攻略篇(附照片)
最重要的三份“课外作业”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 沈祖尧
几个礼拜前,我在网志中说,校园流传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大学生从小学、初中、高中一路走来,经历过无数公开考试,身经百战,最终获得入读大学的资格,因此校园就盛行一种观念,认为大学生活,是时候喘一口气,放松一下,好好玩一下。
对此我另有看法。我的看法是,如果你选择在未来三、四年“放轻松”、“过好日子”和“舍难取易”,你的大学生活就白过了。
以下我提出几件事,看看你们在未来几年的校园生活里做不做得到。如果你至少肯尝试去做,你的大学生活会更丰盛,你的未来会不一样。
1、每个月读一本书,一本与你的主修科目无关、与你的专业无关的书,一本读完也不会拉高你的GPA分数的书。任何题材的书你都应该读。读一本历史书吧,我们所有人都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读一本关于世界局势的书吧,地球只不过是一条小村落而已。读一本心理学的书吧,人心这本大书要难读得多。去读关于人类文明的书,读摄影的书,什么书都去读一读,用什么语言写的书都去读一读。你的生命会更丰盛。从本学年起,我们的图书馆24小时开放,好好利用它。
2、每年至少认识一位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朋友。你的班上或者书院中有国际生、内地生,你应该认识他们,跟他们交朋友。带他们去一家好的中菜馆(或者你家),吃一顿晚饭,看一场音乐会,带他们去行山,带他们游览香港,逛我们的历史博物馆,向他们介绍我们的文化和社会。反过来,请他们与你分享他们的文化和历史,他们引以为傲的事物和面对的问题。尝试学他们的语言(韩文、日文、西班牙文、德文,当然还有英文),教他们讲广东话。
3、在书院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无论你是住宿生还是走读生,都不要错过与书院同学一同生活和享受生命的机会。至少参加一次他们的服务之旅。学习团队的工作方式,这个团队是由不同背景的人组成,成员是不计较个人利益的男女,大家不会互相竞争。在你未来人生中,说不定这个团队会帮你一把,没有人说得准,对吧?
如果你照我的话做,接受我的建议,毕业前就会读完三、四十本书。会了解三、四种不同文化,会讲几种语言,对世界事务也开始有所了解。你会喜欢与人合作,而不是人争我夺。你的世界会更广阔,而不只局限在维多利亚港两岸。你会更懂得待人接物,更擅于随机应变,人缘也更好,每个人都乐于和你交朋友。未来发展事业时,你会更有本钱遨游四海。在世界任何地方你都能找到工作、发展事业和建立家庭。
各位,我上述所说的几件事,如果你能认真去做,你的大学生活不但不会浪费,还会是你成长过程中最无法忘怀的岁月。
上大学要做的43件事
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 高蒙河
新生入学,当老师的,按常套要给学生提点要求。想了“40+3”件事,我希望他们能比前辈做得好:
一是能主动去读10本专业书。选课老师布置必读的,与考试拿学分有关的不算。4年读10本书,年均2.5本,如果是手指头那么厚,也就本均300页,共约3000页。我这个要求是有凭据的,北京某大学考研究生就曾出过这样一道题:“请写出十本你读过的专业书,及其作者、出版社,出版年。”如果学生普遍读书和会读书,出这种题目简直有送分嫌疑。点击各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专业考试的复习书目能超过三本的绝对罕见,更罕见的是几乎没有必读文章。可我手头有一份台湾清华大学某研究所硕士班入学参考书目,论文185篇,著作要读64种。
二是主动阅读10篇本系老师的专业文章,了解每位老师的专业方向和代表性论著。我曾在考试的时候出过如下题目:“请讲出本系某老师和某某老师的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结果大多的回答是某老师是搞理论的,某某老师是搞实践的,我们既能从某老师那里得到理论训练,也能在某某老师带领下参加社会实践云云。这回答用胡说八道来形容绝不过分。问题的正确答案是理论和实践是每位老师的专业基本功,他俩的专业方向一个侧重早期,一个侧重后段。就这么简单,就是弄不清楚,就是答不上来。
三是记住专业内10位专家的名字,但本系老师不算。这也是专业学生普遍的软肋,后来我把这个问题反复作为面试研究生的提问,能报上七八位的已经是高产学生了,能不说错专家名字每一个字的一半都不到。
四是记住你感兴趣或你所敬重的10位先生的出身和师承关系。这项达标者历来最低,已不忍再费笔墨。
第41件事是家在本市的同学最好也住校。住校了,每晚宿舍熄灯后就能神聊一小时,学术的火花,老师的个性,同学的交情,你我的隐私,都是大学生活的最好插曲和一生记忆,几十年后,可能课堂的内容都忘了,但夜聊的内容却都栩栩如生。
第42件事可做可不做,最好能谈一次恋爱。在大学的草坪上和他或她促膝坐过;在校园夜灯下的婆娑树影里并肩走过,在晨曦中擎着系旗一起迎接过新同学,在后座上为骑车的他撑伞结伴去做校园志愿者……这样的大学之恋,能让青春不再空白,哪怕后来分手。
第43件事最重要:学会做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