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贴近•亲切——读《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09/8/17 22:25:52 12406
尹韵公2009-08-07 07:00来源:光明日报
2003年以来,中宣部理论局每年组织编写一本通俗理论读物,引起社会很大关注。《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刚一出版,我就饶有兴趣地通读了全书。一如过去的感觉,感到这本书依然很是深刻,很是贴近,很是亲切。
说它很深刻,是指它的内容,直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一句名言:“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我国的改革正处于攻坚的关键阶段,涉及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和不同群体利益的事情越来越复杂,必然会牵动越来越多的矛盾和问题。这本书敢于正视这些矛盾,勇于回答这些问题,论证充分、说理透彻、令人信服,很好地发挥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作用。
说它很贴近,是指它的文风,生动而鲜活,讲道理而不虚饰,摆事实而不妄语,说身边事、说周围事、说国际国内最新事。你想说而说不清的,它帮你搞清楚;你想知道而搞不懂的,它为你弄明白。这本书几乎就是普通百姓了解重大事件的高级智囊和知心顾问。
说它很亲切,是指它的形式,清新而朴实,犹如一位智者的谆谆教诲,或一位高朋的侃侃而谈,或一位老师的循循善诱。读这本书,是一项有质量、有享受、有收获的促膝谈心活动。
在我看来,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通俗理论读物最宝贵之处在于:经过多年的历练和磨砺,已然形成具有中国风格、中国印迹的一套话语体系。在《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中,这套话语体系的特征更加鲜明地凸显出来。
一是以理为经,以事为纬,紧密联系实际,强调当下感觉。我们说的理论热点,其实也是现实热点。理论要反映现实,同时还要对现实做出理性回答。譬如,书中提到的如何从新中国辉煌的60年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如何缓解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如何看待所谓“普世价值”、如何认识刚刚发生的乌鲁木齐“7·5”事件等等,这些热点都是新近的问题,有的是刚刚发生的。对这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运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给予深入浅出的回答,不仅感到非常及时、针对性强,而且现场感、当下感也很强,犹如久渴之甘霖,饮下通体舒畅。
二是面对重大问题,不躲闪、不回避尖锐争议,展示理论魅力的自信。譬如,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在如何看待新中国6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中,必然要碰到怎样正确把握前30年与后30年的关系问题。书中认为:不能孤立地看前30年或后30年,也不能将二者一刀切割,而应当看到,前30年为后30年的发展创造了前提、奠定了基础,后30年由此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我们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故而前后两个30年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有机整体。类似这样的亮点,书中还有多处闪现,同好当细琢,深浅自得之。
三是不断出彩,深化认识,用新判断、新观点武装干部群众头脑。本书有些话题过去也谈过,如返乡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但是由于某种特定原因如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它们在今年更加明显;还有些话题,前些年也议论过,如反腐倡廉问题,由于社会关注度很高,这个话题今年再度“入围”。老话题又成新热点,但本书力图用新观点、新判断进行解读,指出:腐败越反越多并不符合实际;网络反腐是一把双刃剑,不实之词乃至恶意的人身攻击或许会掺杂其间,给甄别问题真伪增加了很大的难度,等等。
四是图文并茂,语言活泼,表述生动,通俗易懂。可读性强,令人赏心悦目,向来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在近19万字、共230页篇幅中,我粗略统计,总共使用了136张照片、12张图表、5幅漫画,还有19个网友提问、31个知识点、16个观点声音、40个深度阅读和相关链接等。这些照片、图表、提问、知识点等,对理解正文有着很大的帮助,如反腐倡廉一章中出现了3张图片,一张是一碗米饭上放着一双筷子,旁白:“踏踏实实我只吃朴素饭”;一张是一个红色暖水袋,旁白:“兢兢业业我只思百姓暖”;一张是一个小猪存钱罐,旁白:“勤勤恳恳我只赚辛苦钱”。这三张图片简洁明了,耐人长思;既是提醒,又是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