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文章-时政讲坛

用信念和真情研究宣传党的创新理论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2/7/23 8:39:59 582

来源:《 人民日报 》 2012年07月23日 07 版

——“模范理论工作者”严高鸿先进事迹引发的思考

蒋乾麟 程建国

       最近,中央军委追授南京政治学院科研部学报编辑部原主编、教授严高鸿“模范理论工作者”荣誉称号,表彰这位用生命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忠诚战士,并号召全军和武警部队广大官兵以及政治理论教育战线的同志向严高鸿学习。深入学习严高鸿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对于广大理论工作者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和理论武装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坚定信念,始终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

  理想信念是鼓舞人们前进的强大动力,更是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支撑。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是严高鸿的人生支柱。回顾严高鸿的生命历程可以发现,他矢志追求真理、毕生献身真理,始终对党充满深厚感情,对党的创新理论坚信不移。正是在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撑下,他把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毕生追求,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倾注了大量精力;正是在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撑下,他把传播和捍卫马克思主义作为神圣职责,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无论在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中还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无论在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问题的科研活动中还是在办刊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过程中,严高鸿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了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严高鸿的先进事迹启示我们: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从国际看,世界格局正处于深刻的变化调整之中,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社会思想意识更加活跃、多元多样多变趋势更加明显。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前,如何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保持理论上的成熟和政治上的清醒,是理论工作者需要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广大理论工作者应进一步坚定对党的创新理论的信仰,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真理性和科学性,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追求真理、献身真理;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真学真懂真用的基础之上;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紧紧围绕“六个为什么”、“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等重大问题,加强理论研究和思想引导,明辨理论是非,澄清模糊认识;积极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用科学理论引领社会思潮,努力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把方向。

  潜心研究,积极投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我们党是由科学理论孕育催生、用科学理论武装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广大理论工作者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深入研究党的创新理论,不断进行新的理论概括,为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贡献。

  严高鸿从教治学31年,始终把理想追求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站在理论武装第一线,站在学术研究最前沿,努力做到党的理论前进一步,学习研究就跟进一步、深化一步,始终保持思想上、理论上、学术上的与时俱进。上世纪80年代,他提出的“纳入人类实践的自然环境作为构成生产力的重要因素,通过生产力系统参与了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观点,被学术界称为“严高鸿命题”,至今仍有重要意义。海湾战争爆发后,随着战争形态的改变、我军军事战略方针的调整和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创新发展,严高鸿把目光投向军事哲学和军事思维学领域,经过16年潜心研究,开设一批有特色的新课程,撰写一批高质量的论著,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为马克思主义军事哲学、军事思维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进入新世纪,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加复杂,严高鸿又将研究重点转向意识形态安全与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20万字的《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是他的最后一本专著。在严高鸿身上,集中体现了党的理论工作者与时代同行、与真理同步的精神品格。

  严高鸿的先进事迹启示我们:理论工作者只有始终围绕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开展研究,矢志不渝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才能充分彰显自身的价值。党的创新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广大理论工作者的参与和努力。广大理论工作者应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造诣,深入阐发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贡献智慧和力量;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着力把握其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努力掌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总结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新的理论概括,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永葆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真情传播,架设党的创新理论通向大众的桥梁

  党的创新理论是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来的,只有回到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去,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理论工作者是党的创新理论和群众之间的桥梁,积极有效地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是理论工作者的使命所系、职责所在。

  作为一名党的理论工作者,严高鸿始终牢记职责使命,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昂的工作激情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严高鸿说:“我信仰马克思主义,能够做一名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教员,那是多么神圣的事情。”他每年授课250课时以上,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等13门课程,门门都是学院的精品课或特色课;指导培养的23名博士和15名硕士研究生,个个品学兼优,成为各自领域的工作骨干;先后到军地单位作报告600多场次,受到听众的普遍称赞;主编《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3年,坚持把办刊与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培养理论骨干人才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丰硕成果。

  严高鸿的先进事迹启示我们: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走进人民群众,理论工作者应切实发挥好桥梁作用。时刻关注现实、紧密贴近群众,深入研究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了解群众的理论需求和心理感受,当好党的创新理论的大众“翻译”;不断改进创新,善于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活泼的方式,不断增强理论宣传、理论教育的感染力、亲和力、说服力,让党的创新理论从书斋走向生动的社会实践,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积极发挥理论育人功能,构建充分反映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一代又一代坚定信仰、热情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骨干,确保马克思主义真理代代相传。

  躬身实践,彰显党的创新理论的魅力

  党的创新理论的魅力,不仅体现在其自身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中,也蕴含在传播者和践行者的人格力量中。传播者自觉躬身实践,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个人的学习工作中,是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最好诠释,也是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高度体现。

  做一个大写的人、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严高鸿先进事迹中感人至深的地方。严高鸿不仅坚定信仰、潜心研究、真情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而且以实际行动模范践行党的创新理论,为学堪称专家,做人堪称典范。他始终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形象看得比金子还贵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顾全大局、克己奉公,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是全院教员信服的好党员、学员尊敬的好导师、作者和读者心中的好主编。他始终以优秀的人品师德教书育人,在教学科研岗位上自觉践行党的先进性要求,实践了他自己“宁可透支生命,决不拖欠使命”的誓言。他用知行统一的人格力量传播真理,用“学高德鸿”彰显科学理论的魅力,无愧于“模范理论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严高鸿的先进事迹启示我们: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既要靠言传,更要靠身教;不仅说得使人信服,而且做得让人佩服,才能让群众在接受时心悦诚服。广大理论工作者应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带头践行党的创新理论,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不断锤炼思想作风,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事业观、工作观,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始终保持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始终保持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用心、用情、用智慧、用行动乃至用生命去诠释真理、传播真理,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践行党的创新理论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工作中,从而使党的创新理论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发挥威力、彰显魅力。

  (作者分别为南京政治学院院长、政治委员)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