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纪平:“历史和人民将记住他” ——怀念菲德尔·卡斯特罗同志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6/12/5 9:36:24 628
悠悠历史,英雄辈出,引领时代。
怅怅别情,英雄千古,万流景仰。
2016年12月4日上午,古巴圣地亚哥市圣伊菲赫尼亚公墓举行葬礼,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从此长眠于民族英雄何塞·马蒂之畔。连日来,随着卡斯特罗的骨灰沿着他在圣地亚哥宣布古巴革命胜利后一路来到哈瓦那的相反路线行进,途经古巴10多个省,无尽哀思浸透古巴大地。来自世界的纪念与追忆,又如潮水一般涌向这个英雄国度。
卡斯特罗逝世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第一时间发出唁电,并亲自前往古巴驻华使馆吊唁。习近平指出,菲德尔·卡斯特罗同志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伟人,他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建立的不朽历史功勋,他对各国正义事业的支持将被永远铭记。
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卡斯特罗和战友们创立的自由、独立的古巴已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为很多国家和人民树立了鼓舞人心的榜样。
法国总统奥朗德在新闻公报中说,卡斯特罗是古巴革命的化身,是古巴人民抗拒外来势力统治的骄傲。
联合国大会,各国代表起立默哀一分钟,表达哀悼。联合国官方微博写道:“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他在古巴和全球政治领域留下了重大的印记。他的革命理想波澜壮阔。在全球论坛上,他是伸张社会正义的一个强有力的声音。”
……
在我们这个依旧为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社会制度所分化的世界,卡斯特罗逝去所引发的共同追思,愈加印证了这位时代伟人的人格魅力和不朽功绩。
今天,世界目送影响时代的伟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安息。人们追问:究竟该如何审视卡斯特罗不平凡的一生?他那始终闪烁着理想与信仰之光的革命生涯,又能赋予后来者怎样的精神力量?
(一)
革命人生,汇聚了无数闪耀光芒的瞬间。
1953年,年仅26岁的卡斯特罗率队攻打蒙卡达兵营,被捕入狱。他豪迈地在独裁者的法庭上慷慨陈词,那载入史册的自我辩护词《历史将宣判我无罪》,宛若唤醒大地的斗争号角——“我们出生在我们的先辈传给我们的自由国家。我们不会同意作任何人的奴隶。除非我们的国土沉入海底。”
1956年,卡斯特罗率部乘坐“格拉玛号”游艇返回古巴——“船已经大大地超重了,一个能容纳10—12人的游艇竟载了82人……我们出海后,第一件事就是唱国歌,这是我一生中少有的感到最高兴的时刻,因为我们正向古巴前进。”登陆,又一个失败,但并不意味退缩。卡斯特罗带领着“十几个人、七八条枪”向马埃斯特腊山转移。
1959年,卡斯特罗率领起义军最终推翻巴蒂斯塔独裁政权,成立了革命政府。接下来的数十年中,在他的领导下,英勇的古巴人民成功抵御来自美国的经济封锁、政治打压、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坚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在与一个敌视自己的超级大国相邻而居的强烈不对称中赢得了尊严与平等。
巴西作家克劳迪娅·福丽娅蒂所著《卡斯特罗传》如此写道:有人说, 古巴不可能发生社会主义革命, 然而它发生了;面对美国及其盟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封锁, 古巴革命的生存是不可能的, 然而它生存了下来。
为什么“不可能”最终变成了现实?古巴人民说:“因为有卡斯特罗!”
时代造就伟大人物,伟大人物又影响时代。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菲德尔·卡斯特罗同志是古巴共产党和古巴社会主义事业的缔造者,是古巴人民的伟大领袖。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古巴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维护国家主权、建设社会主义的壮丽事业,为古巴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也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探究卡斯特罗革命事业背后的信仰支撑,有学者如是梳理:崇尚思想、原则、价值、理想和尊严是卡斯特罗思想的灵魂,也是古巴革命的精髓。正是依靠这种精神,古巴以尊严和自强,顽强地生存和发展起来。用卡斯特罗自己的话说:“相信思想的巨大力量是我国人民的信念。”“我们是思想的儿子”,古巴一代代革命者以此为骄傲,前赴后继为实现理想而抗争。
伟人之所以伟大,不仅因为他们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建立了丰功伟绩,而且因为他们在艰苦磨砺中铸就了坚强意志和高尚人格。革命征程中的一次次失败并没有让卡斯特罗丢失理想,美国的强大压力没有让他选择退却,苏东剧变带来的困难没有让他心生彷徨……
今年4月,古共七大闭幕式上,卡斯特罗发表了平生最后一次重要演讲:“每个人都会有大限来临的一天,不过古巴共产主义的思想将永远留存。这也证明了,如果带着热情与尊严投入到工作与事业中,我们将创造出人们所需要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为此我们必须不懈奋斗。”九十高龄的老人依旧选择以理想与信仰之名,催人奋进。
(二)
“谁是主谋?”
“何塞·马蒂!”
1953年,攻打蒙卡达兵营失败后遭遇审讯时,卡斯特罗对检察官的回答令人震惊。
何塞·马蒂,古巴民族英雄与思想家,毕生追求抗帝国、争自由,15岁起参加反抗殖民统治的革命活动,42岁牺牲在古巴独立战争的战场上。为什么1895年离世的何塞·马蒂成为1953年这场起义的“主谋”?
从历史演进的脉络看,古巴革命具有深厚根基和思想积淀。卡斯特罗走上革命道路的过程中,首先接受的正是马蒂追求民族独立的爱国主义思想。随后,他又遇见了马克思主义——“如果乌利塞斯被美人鱼的歌声所陶醉,我则被马克思主义揭示的无可辩驳的真理所吸引。”
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著而为信念。通过将马克思主义与马蒂主义相结合,卡斯特罗形成了关于古巴革命的思想体系。无论是推翻独裁统治,还是推进古巴的社会主义建设,民族独立、国家自强始终是其不懈奋斗的目标。
古巴在偌大的西半球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征程异常艰辛。贯穿古巴近现代史,斗争始终与来自美国的压力相伴。早在1823年,时任美国国务卿约翰·昆西·亚当斯就提出了所谓“熟果政策”——如果暴风雨能把树上的苹果打落到地上,那么脱离它同西班牙的不自然关系且不能自我维系的古巴,也只能倒向北美邻邦。人们看到,随着20世纪下半叶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地缘政治与意识形态因素相互叠加,美国的干预更加肆无忌惮。而冷战结束初期,古巴在政治上失去了重要战略依托,经济上失去了曾经的援助,华盛顿“结束卡斯特罗政权”的战略攻势又进一步加速实施。
面对超级大国的种种打压,卡斯特罗领导下的古巴始终铁骨铮铮——“古巴永远都不会在美国面前下跪。”“对于与美国的历史性差异,古巴不反对寻找解决方案,但不应期待古巴改变立场或在原则问题上屈服。古巴现在以及未来都会坚持社会主义。”卡斯特罗的坚毅无畏,让霸权主义的企图一次次化为泡影。正如法国作家伊格纳西奥·拉莫内所指出:柏林墙的倒塌、苏联的消失,没有改变卡斯特罗在自己的国家建立一个新型社会的梦想,这个社会相对公正,更加健康,教育程度更高,没有歧视,拥有一种综合整体文化。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几年前,有记者问起古巴的前途和命运,卡斯特罗的回答发人深思——“我们是乐观主义者,我们清楚我们的命运是什么,这是一种非常艰难的、但又充满英雄气概的和光荣的命运。”
(三)
“我们相信人民的能力和精神……我们可以动员人民,领导人民的斗争取得胜利”,卡斯特罗坚信并依靠人民群众的意志与力量。
古巴人民亲切称呼卡斯特罗为“总司令”,因为在每一个重大时刻,他永远与人民同在。1961年,当美国雇佣军入侵古巴吉隆滩时,他身先士卒,亲自率领古巴军民击溃雇佣军;2004年,“伊凡”飓风席卷古巴西部地区,他不顾生命安危,亲赴现场指导救济抚恤工作。每逢收割甘蔗季节,他拿起砍刀,来到田里和农民一起砍甘蔗,和农民打成一片。
人类社会的实践证明,廉洁是执政者公信力的基石,如果一个执政者不能保持自身廉洁,并有效遏制和解决贪腐问题,迟早会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卡斯特罗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过一切,严惩腐败、廉洁政治自然成了他极端重视的一项工作。
清廉,卡斯特罗首先是从自己做起。
“他脚蹬一双边缘磨光的靴子。房间摆放着皮面磨得起毛的沙发。”这是《菲德尔·卡斯特罗·鲁斯 时代游击队员——古巴革命历史领袖访谈录》的作者卡丘斯卡在1993年1月,初见卡斯特罗时对他的描述。
卡斯特罗的办公室面积很小,室内陈设只有一套沙发,还有中国制造的彩电和电脑各一台。2007年,他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说:“我的工资,以25比索1美元计算的话,每月30美元。但我饿不死。我交党费、交别的,占了一定的百分比,从始至终交,交房租,我想是百分之十几吧。”
推行土地改革,他最先把自己家族的13000公顷土地全部无条件奉公。卡斯特罗在“总司令的思考”专栏文章中写道:“我父亲的所有的土地都通过革命交给了人民。”
卡斯特罗对子女及其他亲属要求严格,包括不允许子女在政府担任要职。他的长子曾经担任古巴原子能委员会主席,后因管理不善被他解职。卡斯特罗说:“这里的一切都不属于我,它们属于这个国家。百年之后,我的孩子从我身上得到的就是革命赋予他们的。我不会留给他们任何东西。”
面对长期外部高压,卡斯特罗为什么能够凝聚人心,带领人民坚韧不拔地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因为他与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因为他对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长期坚守。卡斯特罗始终认为,古巴最可怕的敌人不是美国,不是枪炮、导弹、核武器,而是人类自私的本能,并提出“所有特权、腐败和盗窃都必须受到打击,对于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来说,对此没有任何借口可言”“要无情地与我们自身的错误、弱点和罪恶作斗争”。他在《三王节的礼物》一文中指出:“对年轻的革命者,我提出最高的要求、铁的纪律,不能有权力的野心、自我满足或虚荣心……要把官僚主义的行为视为最坏的障碍。”
“我们的党不是为了获得特权而建立的……我和任何一个朴实普通的古巴人一样。”卡斯特罗用他的一生履行了就职仪式上对古巴人民作出的承诺。
(四)
时至今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依旧珍藏着一件当年卡斯特罗送给毛泽东的礼物——一把刻着西班牙语毛泽东名字的手枪。这件特殊的礼物成为中古两国半个多世纪友谊的一个标志。
中古关系从建立到发展,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卡斯特罗发挥的作用无可替代。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给出高度评价:“菲德尔·卡斯特罗同志生前致力于中古友好,密切关注和高度评价中国发展进程,在他亲自关心和支持下,古巴成为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拉美国家。建交56年来,中古关系长足发展,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硕,两国人民友谊与日俱增,这都与菲德尔·卡斯特罗同志的关怀和心血密不可分。”
中古牵手,共同经历复杂严峻的国际风云。卡斯特罗曾写道:“1960年8月底,古巴革命宣布,它行使其主权和自由意志,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表示愿意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从此断绝与美国第七舰队军舰所支持的台湾政权的关系……我记得在联合国大会上,古巴揭露了联合国矛盾的做法,它剥夺了中国人民的权利,而中国人民曾与美国士兵一起,抗击过同一个敌人,在同一个大陆上献出生命……”
同为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古两国志同道合,感情相融,这是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政治基础。“革命使两国人民结成兄弟,肩并肩为社会主义而斗争。”“我一直关注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国际影响的提升表示钦佩。”这些都是卡斯特罗的心里话。
1995年,作为古共第一书记的卡斯特罗首次访华。行前他对中国媒体表示:“有机会直接接触到令人敬佩的中国人民及其古老文明,这是我期盼已久的。”
2003年,卡斯特罗再次访华,抵京的第二天晚上就与18位中国友人在古巴驻华使馆叙旧。上海浦东再次被写入访问日程,卡斯特罗高度评价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
汶川特大地震后,古巴医疗队投入到抗震救灾第一线,卡斯特罗亲自打电话慰问医疗队员,并指示医疗队全力配合中方做好各项救治工作。
2008年正在术后康复中的他,还以《中国的胜利》为题撰文,在台湾、西藏和北京奥运会等重大问题上给予中方坚定支持,产生了广泛影响。
人民日报记者曾经独家记录过这样一个感人肺腑的瞬间:2004年11月,菲德尔·卡斯特罗因为左膝和右臂骨折,只好坐在轮椅上接待来访的中国领导人。但是,就在两国国歌奏响的时刻,他竟然颤抖地拄着前一天特别赶制出来的拐杖忍痛站立起来,表达对中国的尊重。出人意料的举动,让现场很多人的眼睛湿润了。
人们还记得,两年多前,习近平主席访问古巴,特意为卡斯特罗带去了辣木和桑树种子。对于这两种有助于解决粮食和牲畜饲料问题的植物在古巴推广种植,卡斯特罗表达了特殊的喜悦。今天,尽管卡斯特罗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正如辣木和桑树在古巴茁壮生长所预示的,中古两党、两国、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必将得到巩固和发展。
“我们将继续向前,改善一切应该改善的事物,用不懈的忠诚和团结的力量,和马蒂、马塞奥以及戈麦斯一道,永不停歇地前行。”这是卡斯特罗人生最后一次演讲所表达的意志。
联合国的讲台上依然回荡着他的发问:究竟还要等多久才能实现联合国民主化,各国的独立和主权平等才能成为现实?不干涉各国内部事务和进行真正的国际合作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占有它应有的位置?今后几代人能否到达半世纪以前应诺的希望中的乐土?有多少人已成为压迫、掠夺、贫困、饥饿和不卫生生活条件的牺牲者……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