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建设-参考资料

专家解读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进展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2/6/26 8:59:20 974

2012年06月25日20:39    来源:新华网  人民网

用“中国式办法”撬动世界性难题

  ——专家解读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进展

  新华网北京6月25日电(记者孙铁翔、吕诺)日前,国务院医改办出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总结报告》,指出2009年以来的新一轮医改统筹推进五项重点改革,如期全面完成了三年医改各项任务。三年来,医改取得了哪些成效?老百姓又得到了哪些实惠?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政府投入力度空前

  《报告》指出,三年来,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2009至2011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累计支出1516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4506亿元,与2008年同口径支出基数相比,三年新增投入12409亿元,比既定的8500亿元增加了390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新增投入比既定3318亿元增加了361亿元。

  对此,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李玲教授认为,新医改启动以来,无论是政府的投入水平,还是就医补偿标准的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等方面改革的力度都很大。这既表明前两年的改革方向比较明确,也说明政府改革的决心更大、力度更强。

  政府资金的大投入,带来的是各项惠民举措的大发展。三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从2008年的每人每年80元,提高到2011年的200元(2012年已提高到240元);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从2008年的54%、48%,均提高到2011年的70%左右。

  李玲说,大幅度提高医保补助和有关报销标准体现了政府对人民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视,也是巩固医改成果、深化医改和惠及民生的需要。三年医改已经完成了阶段性目标,继续加大投入是巩固这些改革成果的需要。特别是在今后制度和机制等方面的深层次改革需要更大的成本。

  制度创新带来更多实惠

  “制度设计是新医改实施三年来的最大创新,用‘中国式办法’撬动了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李玲说,新医改是首先从“顶层”设计出发,即2009年出台相关方案,由政府主导,让各地探索实现医改目标的路径和方法,基层探索出好的经验后,再上升到国家政策向各地推广。其间,根据实际反映出的问题不断调整、优化医改政策。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马进说,中国新医改在几年时间内建立起全民医保体系,没有哪个国家能做到。这种制度上的创新,也充分表明我国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制度优越性,为下一步继续深化医改提供了宝贵经验。

  此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姚岚说,新医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有许多创新之处。例如,过去一段时间,许多基层医疗单位主要靠卖药维持运行成本,导致弊端丛生,背离了医疗服务的宗旨,增加了老百姓看病的成本。

  为此,新医改以老百姓最期盼的“药价降幅大、看病报销多”为出发点,积极强化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等政策的叠加效应。

  姚岚说,过去以药养医主要是基层政府的问题,政府投入不够,责任难到位。如今,政府不断加大投入,整合各种资源,同时实施竞争性的用人制度,使得医疗服务回归公益性的本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束了几十年“以药补医”的历史,开始转轨到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新机制,群众用药负担明显减轻。

  巩固成果改革力度不减

  《报告》指出,“十二五”期间,将坚持改革的方向不动摇,改革的决心不松劲,改革的力度不减弱,巩固夯实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坚定不移地推动新医改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马进说,为进一步巩固基础,强化改革力度,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四年新医改的阶段目标、改革重点和主要任务。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三年新医改实现了阶段性目标,开了一个好头,但要实现医改的中长远期目标需要耗时数十年乃至更长时间。”姚岚说,医改是世界性难题,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谈到医改成果和城乡居民的期待之间存在一定落差时,李玲认为,医改前三年的重点工作是加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因此,对不同层次和不同区域的机构的居民影响是不一样的。

  不过,专家们认为,国家医改的终极目标是惠及所有城乡居民。随着未来医改力度不断加大,全体城乡居民将会从医改中享受到更多直接的实惠。

 

 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机构发布评估报告称 

中国医改朝着正确方向前进

本报记者  白剑峰

2012年01月21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国医改,世界瞩目。2011年10月,摩根银行发布《中国医改的进展与未来》报告;11月,世界卫生组织完成《帮助中国建立公平可持续的卫生体系》独立评估报告;12月,世界著名的国际政策研究所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发布《中国践行卫生改革政策:挑战和机遇》报告。三个报告从不同视角对中国医改取得的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给予了积极评价。

  基本实现阶段性目标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认为,中国医改在整体上非常正确地把居民的需要作为优先重点,强调政府保障人民福利的责任,即在目前和未来都为人们提供负担得起的高质量医疗服务,保证宏观经济和社会稳定。医改五项重点工作的主题将引领中国卫生体系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报告认为,中国卫生体制经历了两个截然相反的发展阶段,从政府提供服务模式到明显的利益驱动提供服务模式。2009年4月中国启动新一轮医改,正在探索一条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中间道路,虽然道路很艰辛,但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从当前的形势来看,中国能实现预定的2011年医改目标。

  摩根银行报告认为,中国医改三年政府投入已经超过预计的8500亿元,需方改革进展明显,城市与农村之间医疗卫生服务差距逐渐缩小,基本实现医改目标。

  重点领域取得不同程度进展

  三个报告都认为,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和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医疗服务供方改革进展有限,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仍处于试点阶段。

  基本医保覆盖面大幅提高。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提出,全民医保覆盖率包括三个维度,即覆盖人数、服务范围和自付比例,中国三种基本医保计划在上述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效。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报告认为,中国正在以历史上罕见的速度和方式推进基本医保的广泛覆盖,城乡居民参保人数超过12亿,提前达到90%覆盖率的目标,支付体系也逐步由按项目付费向打包付费过渡。摩根银行报告指出,新医改以来,新农合的作用已经被广泛认可和利用,受益人口增加了85%,覆盖了96%的农村人口。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取得明显成效。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认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目标明确,成绩斐然,基本药物的质量得到保证和提高;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的实施,使这些药物的零售价格大幅下降;采购制度的改革对改变药品供应链历史问题造成影响。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报告指出,在中国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制度创新,改革正在中国逐步推开,实施地区基本药物价格平均下降25%—50%,居民获得实惠。摩根银行报告分析,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是中国对药品生产、使用、管理的重大举措,基本药物价格的下降,以及药品生产流通企业的整合,将推动这些企业的效率提高和规范化管理。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建力度加大。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认为,在提高农村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方面,中国有坚定的政治承诺,有清晰的愿景为基础,有深思熟虑的战略做支持,其中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专业卫生人员的数量、合理配置医务人员,尤其是增加农村地区的医生。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报告分析,中国政府对农村和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施建设的投入是前所未有的,8500亿元的一半用于加强公共卫生服务,更新农村和城市的基层卫生设施,并培训全科医生。摩根银行报告则指出,本次医改中央政府关注的一个重点,即减少城乡之间医疗卫生服务的不平衡,中央政府的资金分配给更加需要的地区和社会经济群体,给予农村卫生体系更多的关注。

  改革获得社会各界广泛支持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世界各国卫生体系都在变革,而且必须变革,以应对不断变化的人口结构、疾病模式、干预机会和公众期望。中国政府高层在推动医改方面有清晰而强烈的政治意愿,认识到再分配对创造和维护和谐社会至关重要。在医改方案的制定和推动过程中,中国政府展现出高水平的领导能力,积极、开放地与民众和国际社会联系在一起,并始终给予巨大的财政支持,三年政府投入超出承诺的预算目标,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就。民意调查表明,民众普遍支持医改。在25个省份开展的全国居民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78.6%的城镇和农村居民对过去两年的医改表示满意。

  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报告也指出,由于中央政府在政治上和财政上的优势,中国能够动员国家资源实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中国政府通过处理关键的社会经济问题,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一项调查显示,新基本药物制度受到公众的欢迎,80%的被访居民支持基本药物零差率政策。

  摩根银行报告则指出,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花费是中国高水平预防性储蓄的重要推力之一,从更广的层次考虑,医改可以被看做是一项促进消费、扩大国内需求的机制。同时报告提到,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地区患者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比城市和郊区患者更高;随着医疗卫生服务可利用性的提高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可以预料,农村居民的预期也将逐步提高。

  三个报告还指出,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本来就很复杂,加之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医改实施的环境不断变化,医改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中国医改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医改难点先行试点 多方利益牵涉唯人民利益为大 

  ·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撰文:基层医改的创新与实践 

  ·北京社会办医政策近期出台 实行医改三步走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