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事业轨迹来到上海————记杨志刚颜海平夫妇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2/5/21 9:33:27 4113
每到达一个里程碑时,前面总有更新的一个。杨志刚知道,自己又要出发了。
对这名留美多年的知名空气动力学专家来说,在过去的几年间,供他选择的道路曾有许多条,有的通往安逸,有的铺满高薪。但每一次,他都只认定同一条道路——事业。就这样,他沿着事业的轨迹一路向东,最终来到了上海。
2005年,他作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来到同济大学,主持建成了中国首个汽车风洞;2009年,他成为“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2011年,他妻子颜海平入选上海“千人计划”专家;今年,夫妻俩一起搬回上海,这意味着,他们今后的生活道路将与事业道路并轨,正式落户黄浦江畔。
数年间,杨志刚人生轨迹变化的背后,折射上海人才政策的发展。2003年,上海开始连续实施三轮“万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2008年开始推进国家“千人计划”,2011年启动上海“千人计划”。2011年底,上海人才资源总量近400万人。
城市因才而兴,但贤才为何乐来?
上个世纪80年代赴美后,杨志刚早已在他乡拥有了优渥的生活。若说职业前景,当时他先后任美国航空航天局刘易斯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和项目负责人,之后又担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高级分析师和主任工程师,他提出的湍流模型被汽车空气动力学界广泛使用。2004年,时任同济大学校长的万钢找到他,提出:汽车研发必需的模拟实验风洞国际上有十来个,中国是零,能否打破这个零。
能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做那个打破零的人,这样的诱惑,让杨志刚难以抗拒;而能为国家尽一份力,这样的情愫,也让出国离乡多年的他热血沸腾。只身回国前,他只字未提报酬和待遇,到达同济后,整整七年,他没有休过一个寒暑假。
和许多海归人才一样,杨志刚回国后遇到的最大困难,还在体制对接。就在杨志刚与团队攻克技术难关的同时,上海从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服务体系和综合环境等方面进行“攻坚克难”。几年间,先后建立上海国际汽车城、紫竹科学园区等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12家。并针对“千人计划”人才建立服务专窗和科技事业发展服务专窗,落户、出入境、子女就读等40项具体服务“集中落地”,科技项目申报可以“一口受理、全程代办”。
更多像杨志刚一样的人才,由此能专心事业。2009年,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建成,各项参数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在美国高校任职的妻子,期待丈夫的归来;为杨志刚“停薪留职”的美国通用高层也希望他回去。但此时,杨志刚已是风洞中心的负责人。同时受聘为国家特聘专家,更让他看到:一个更为广阔的领域渴望着他贡献才智。他决定,不走了,并鼓励妻子“这几年的亲身经历,让我在这里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信心”。
2011年,上海在制定“千人计划”时,特意增设了金融、航运、文化创意等具有本市需求特点的人才类别。作为美国康奈尔大学戏剧电影系的终身教授,颜海平入选。同批入选的专家中,涉及文化产业领域达11人。
经历八年的两地奔波之后,这对“海归专家”夫妇,终于在上海团聚。未来杨志刚想要做的很多:除了风洞中心,如何培养更多创新人才,如何推动现有人才政策和创新体制改进等问题,逐一放上他的案头…… (全文转自2012年5月20日《解放日报》第1版)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