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报道

滚动报道

“师生面对面”共话“同济精神”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2/5/16 10:37:12 1374

5月15日下午,为纪念同济大学建校105周年校关工委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同济精神”主题交流座谈会,来自各学院的大学生和同济一附中的20多名中学生相互切磋、共同交流,围绕同济精神的时代内涵,探索新形势下弘扬同济精神的有效途径,让同济精神代代相传。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毕业于同济大学并留校任教,直到退休的陈忠延、祝文美教授等五位关工委老师,首先以自己亲身经历、见证了学校半个世纪的发展,阐述了以“同舟共济、自强不息”为核心的同济精神的丰富内涵,从不同角度讲述自己亲历的故事,与同学们进行深入交流。同济一附中的党支部书记张老师也作了交流发言。
经济与管理学院费悦、张伊安同学说:从关工委老师讲述的故事中,感受到同济之爱,那种无私奉献、一心为人的大爱令人感动!作为同济学子既感到光荣、幸运,又感到责任重大,我们不仅要禀承前辈们传承的同济精神,更要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尽最大努力回报母校、回馈社会。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邓烈鑫、廖孟轩、朱明明发言认为:“同舟共济”不仅是校名的含义,“同心同德同舟辑,济人济世济天下”也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全校数万师生的行为准则和宝贵精神财富。他们以校园里一天从早到晚所看到的景象,用相机记录了从宿舍到食堂,从教室到图书馆,从自习室到实习工场,真实地反映莘莘学子对学业、知识的渴望,对专业、对未知问题的探索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同济学子身上闪闪发光。体现了同济人的精神气质和同济百年不变的踏实学风和务实的传统,一直代代传递,严谨而不固化,求实而不守旧。

      
       土木工程学院大二学生党员周子恬说,今天通过对同济精神的交流,特别是听了几位老教授讲述亲历的小故事,留下深刻印象,受教育、有启示,对同济精神更加深了理解。并表示不仅要学好本领,还要学习、传承老前辈的无私奉献精神,把自己承担的学生会工作进一步做好。汽车学院王学禹、姜楠、沈晓知、高大鹏同学发言中认为:同济精神应该根植于我们每一个同济人心里,使“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精神不断传承、发扬光大。要多思考:当今,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物质条件、学习环境比过去好了许多,但是与老前辈比,一些同学常常把大把时间花在娱乐、享受上面就感到无比惭愧。要学会在喧嚣的社会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用于反思和警醒的港湾,一定要珍惜大好时光,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完善自我,热心帮助同学,共同进步,用良好表现,向母校105岁生日献礼。软件学院黄翊翔、邢景轩、航空航力学院冯小寒、外国语学院王冠等同学发言认为,自己既是同济的新鲜血液,也是同济精神的传承者,期盼30年后也许会以一个老同济人在同样的地方,向一群新同济人讲述同样的话题,真正实现“今日我以同济为荣,明天同济以我为荣”。
       校关工委副主任陈立丰教授发言说,作为一个新同济人,回顾到同济工作的十多年,参与学校新学科建设,筹建航空力学学院使民用大飞机成为上海八大支柱产业培养人才的历程,白手起家,克服种种困难,08年第一批毕业生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硕士、博士点也建立起来。靠的就是同济精神。校关工委新任常务副主任、原同济大学副校长金正基老师在总结发言中认为,今天师生面对面交流同济精神,充分发挥了教学相长,也体现了同济精神,他以同济大学的唯一女校长吴启迪为例,向同学们介绍了她从在校学习到出国深造,从担任教研室、系、院基层领导,到出任学校、教育部领导,刻苦学习、顽强拼搏,克服诸多困难,特别是与严重病痛作斗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这就是同济精神的具体体现,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金老师联系社会现象对新时期怎样继承和弘扬同济精神等谈了自己的思考,与同学们进行了沟通和深入交流,并对同学们提出殷切希望。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