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报道

滚动报道

追记吴大观:一位党员专家的报国历程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09/7/5 14:06:15 16723

——追记我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上)
                                             2009年07月02日 来源:工人日报
 
2009年3月18日,北京航天工业集团医院,一颗跳动了近一个世纪的心脏停了下来。这颗心脏属于一位93岁的老人,他叫吴大观。
       了解中国航空发动机发展史的人,都知道这个名字的分量。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工业王冠上的宝石”,它代表着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全世界具有制造航空发动机能力的国家只有5个。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正是有了吴大观,才有了跻身于世界航空发动机俱乐部的可能,他是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记者看到,照片上的吴大观一派老一代科技知识分子形象。满头白发,脸上挂着从容淡定的微笑,这种从容淡定正属于那一代的知识分子。
  “我要学航空,不能再挨炸了”
       1927年,美国飞行员林白独自驾驶飞机飞越大西洋,从美国纽约到了法国巴黎,成为名扬四海的英雄。
       1929年,美国海军中校伯德乘飞机飞越南极。
       当时正在江苏扬州中学读书的吴大观得知这些消息,他第一次有了“飞机”的概念。
       吴大观自小成绩优异,一直想报考清华大学,“八一三”事变爆发,导致了他清华梦的破灭,转而投考长沙临时大学。
       日本侵略者攻占南京,威胁武昌,吴大观又一次成为了流亡学生。最终,他一路颠沛流离赶到了昆明,进入西南联合大学学习。
       一路上的辛酸苦楚给吴大观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回忆,他们不知道挨了多少次日本飞机的轰炸,路上看到太多被日本飞机炸死的中国人尸体。吴大观原来学习的是机械专业,他拿了成绩单给航空系的主任:“我要学航空,转学到航空系。不能再挨炸了。”
      当时的西南联合大学,群星璀璨,一大批爱国教授在艰苦的环境下带领学生努力钻研。这些知识分子影响了吴大观的一生,那种爱国民主的气质深深地融入了吴大观的血液。“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若干年后,吴大观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吴大观从西南联大毕业后,来到了位于贵州穷山沟的大定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开始钻研发动机。虽然他深受重用,被授予中尉军衔,还被选去美国参加培训,但他完全不认同国民党的那一套理念,他认为腐败的国民党根本无法造航空发动机,更没法解救中国。
       吴大观回国后到北大工学院担任讲师,此间他不断接近进步人士,结果上了国民党的黑名单。此时党的地下组织找到了他,将他一家接到了石家庄。
       在石家庄,他遇到了未来新中国主抓国防科技的聂荣臻元帅,聂帅问他:“吴先生是做什么的?”
       吴大观回答:“我是干航空发动机的,我看国民党没什么希望,不可能搞飞机、发动机,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去解放区找共产党。”
       从此,他坚定地走上了信仰中国共产党的道路,至死不渝。
      “不研制出自己的发动机,死不瞑目”
       沈阳、西安、北京。建国后,这三个城市留下了吴大观追求航空发动机事业的深深足迹。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苏两大强国对我国实行封锁,国内连续3年遭受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处于极其困难时期。
       为了打破国外的封锁,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作出了重大战略决策:勒紧裤腰带,加强国防建设,搞自己的武器装备。就在这个时候,沈阳航空发动机设计研究所诞生,吴大观在这里开始在新中国航空发动机的白纸上描绘蓝图。
      “不研制出自己的发动机,死不瞑目!”吴大观说。
        吴大观要求所有的科研人员让办公楼灯火通明,每天下班后,要研究所年轻的技术人员坐在办公室里看资料,写心得。
        他看到一位年轻的科研员在傍晚的时候打篮球,就叫他过来说:“你是技术尖子,不要打球,快去看资料。”他甚至不想让自己的研究人员做任何家务,他看到技术骨干王智忠在家里洗衣服,便打趣道:“这种事应交给夫人,你应该去看图纸、查资料。”
        这些年轻的技术员都理解他,新中国的发动机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巨大,患了“心脏病”的军用飞机会受制于人,他心里是真着急。熟知那段历史的人回忆说,吴老当时每天工作都在12个小时以上,没有节假日。
       当年一次研讨会传来消息,美国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发动机,比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发动机转速又提高一倍。“坏了,差距又拉开了。”与会的国内专家倍感压力,吴大观现场就和一位专家打了赌:“搞不出新型发动机,我把脑袋挂在研究所门口。”
吴大观带领着年轻的中国发动机科研队伍不断进行技术攻关,研制了我国第一个喷气发动机型号——喷发1A发动机,主持我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建设,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部航空发动机标准规范的编制…… (作者:车辉)
——追记我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下)
        一张棕色圆桌,一个黄色台灯,上面摆着一摞书籍,一个放大镜。这就是吴大观家中的办公环境。
        走进吴大观位于北京北苑的居所,你仿佛回到了上个世纪,一切都太简朴了,除了资料书籍是最新的,全部的设施都是陈旧的。事实上,从1982年开始,这里的家具就没有更换过。他所在的航天工业集团几次要帮他改善住宿条件,都被他婉拒。
        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有着极强的人格魅力,这种魅力源于他的“中国心”。虽然他的心脏停止跳动,但他的“中国心”却永不停息。
       “人生是施与不是索取”
        吴大观是江苏镇江人,自小受舅舅影响很深。他舅舅是一位开明人士,家风很好。门前的一副对联给吴大观的印象很深:“传家有道唯忠厚,处世无奇但率真”。
       他的表哥从东南大学毕业,就业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在县里当县长,一个是在立法院里当职员。他回家和父母讨论,吴大观的舅妈斩钉截铁地说:“为官不仁,无官不贪,我们家老二不干。”
        这些事给幼小的吴大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以后的日子里,吴大观认定:“只求做大事,不求做大官。”
        在战乱逃亡的日子,吴大观用不多的钱在广州看了电影《悲惨世界》,里面的一句话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人生是施与不是索取”。从此,他把这句话当做了人生的信条。
        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吴大观在刚建国时工资就有300多元,而一名普通科研人员的工资也就50元。他多次找上级要求降低自己的待遇,未果,他将工资里的100多元当做党费交给了组织,至今累计10万多元。甚至在弥留之际,他还要立遗嘱要子女把储蓄的10万元上交组织作为最后的党费。他上交的党费,已经达到了一生收入的三分之一。
        他不是院士,但他是院士的老师
        有人说,这一代搞发动机的知识分子是悲壮的。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吴大观设计的发动机,没有一台亲自定型并成功试飞。但是吴老的同行和学生认为,吴大观做的都是基础性的工作,“他是先驱和铺路者,没有他就没有中国航空发动机现有的一切。”
        原航空发动机总工程师周晓青对记者说:“他的功劳很大,但是一生获得的奖项很少,我要说的是‘名帅无功’,他的功劳是带领大家,功劳都给了下面的将领。”
        由于吴大观长期做的都是基础性、全局性的引导工作,又由于历史政治的原因,他没能全程亲自完成定型一项发动机,没有独享的重大理论成果,所以他一直没能成为院士。然而,他培养出了院士。
        在西航引进斯贝发动机的时候,英国邀请吴大观所在单位派出十几名技术人员去英国学习,吴大观作为国家航空发动机的领军人,没有局限于西航,而是把有限的出国名额分散给了其他的研究所,“冒充”西航的技术人员,这样就让中国航空发动机各个领域人员都有了学习机会。正是这一次难得的学习,催生了一名叫刘大响的院士,也让我国的高空发射台技术占据了领先水平。
      “他的心里只有中国航空发动机的全局,没有一点一滴的私利,还特别注意培养人才,搭建整个中国航空体系。”刘大响说:“他是我们的老师。”
        百折不挠、忍辱负重、坚忍不拔、乐观向上……这些从事航空发动机研究人员的必备素质,在吴大观身上一点一滴地体现着。很难说清,是吴大观的这种性格让他从事了航空发动机事业,还是吴大观从事航空发动机事业形成了他的这种性格。
        吴大观留下了几十本读书笔记,其中十几本是去世前几个月写的,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工整的小字,写满读书心得。在一篇《九十感怀》的文章中,他认为自己的智力并不高,一直不是高才生,但自己很执着,认定了“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的古训。一生都在专心致志的学习。
      “他的一生很幸福”
        吴大观去世后,各大军事论坛都出现了军事迷对他的悼念帖子,一位网友说吴大观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的外孙女梁焱随后回复:“对不起,他很不悲剧!一个人,一生只有一个信念,并且为此奋斗终生,即使没有看到他想要的结果,也很伟大了!难的,不是结果,而是一生为之奋斗,永不放弃!”
        吴大观很喜爱这个唯一的外孙女,梁焱目前只是一名普通的白领,她认为:“我外公不是高官,没有厚禄,子孙也没有沾他的福,沾他的光,但他坦然一生,淡然一生。他的一生,很幸福!”
吴大观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人类真正的区分是这样的,光明中人和黑暗中人,增加光明中人,减少黑暗中人就是目的。”在文章最后他提出:“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为善醉乐。” (作者:车辉)

    1942年,吴大观夫妇摄于昆明           1998年春节吴老与夫人华国合影                                 巨额党费收据   
   
上左:吴老的女儿吴晓云告诉记者:“他穿了二                                                               吴老的日记和学习笔记
十多年的这件领口已经裂开,袖口已经磨得发白”。
上右:吴老的夫人华国说:“这个暖壶已用了四十多年。”
下左:这个沙发,已用了二十多年,多条腿已坏,家人
经常用砖垫起继续使用,吴大观一直坚持不让换新。
下右:吴晓云对记者说:“爸爸只有在重大活动中才肯
穿上这双体面的好皮鞋。”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