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有“四怕”,立秋过后,养肺的两个重要时刻
来源:工人日报2024-08-29 07:24编辑录入:Ligj 2024/8/30 6:47:03 207
立秋过后,气候逐渐干燥,肺脏变得脆弱,我们的皮肤黏膜水分蒸发加速,于是出现皮肤干涩、鼻燥、咽痛等现象。
肺是人体最“娇嫩”的器官,容易受内外因素损害,是人体最易失守的防线。此时要注意对肺脏的保护。
肺有“四怕”,尽量避免
怕污染的空气
《医宗必读·改正内景脏腑图》中说:“肺叶百莹,谓之华盖,以复诸脏。虚如蜂窝,下无透窍,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一呼一吸,消息自然。司清浊之运化,为人身之橐空格”。
肺通过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了体内外气体的交换。通过不断地呼浊吸清,吐故纳新,促进气的生成,调节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从而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肺是一身气体交换的场所,吸入气体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肺脏的健康。空气污染、汽车尾气、厨房油烟气、抽烟等都容易损伤我们的肺脏。
怕燥
肺与秋气相应。肺为清虚之体,性喜清润,与秋季气候清肃、空气明润相通应,故肺气在秋季最旺盛,秋季也多见肺的病变。
秋金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极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津,出现干咳,皮肤和口鼻干燥等症状;又如风寒束表,侵袭肺卫,出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等外感表证时,用麻黄、桂枝等辛散解表之药,使肌表之邪从汗而解。
肺喜润恶燥,燥邪最易伤肺。一旦燥邪伤肺,就容易诱发各类肺部疾病。因此在秋季,要注意润肺,以对抗燥邪的侵害。
怕寒
《难经·四十九难》中指出:“形寒饮冷则伤肺”,意思是形体受寒,或饮食生冷,均可损伤肺脏。
肺喜温怕寒,在寒气到来时,往往第一个受伤。鼻为肺之窍,喉为肺之门户,寒邪经口鼻犯肺,使肺气不得发散,津液凝结,从而诱发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可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或引发慢性鼻炎。
怕悲伤
中医里的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忧(悲)伤肺,人在悲伤忧愁时,可使肺气抑郁,耗散气阴。悲伤和忧愁虽不同,但皆为负面情绪。《黄帝内经》中说:“悲则气消”。说明过度悲哀或忧愁,最易损伤肺气。
养肺的两个重要时刻
一年中最佳养肺季节是秋天,即从立秋到立冬这段时间。一天中养肺最佳时间是早7点-9点。这时肺脏功能最强,最好此时进行慢跑等有氧运动,能强健肺功能。(综合中国中医、养生中国等)(记者 姬薇)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