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必须聚焦三个着力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24-03-18 10:28编辑录入:OY 2024/3/29 10:29:56 100
作者:孙琳琼(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教授,河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中心[河北工业大学—雄安新区]负责人)
“大思政课”是对学校思政教育的系统性整合和创新性凝练,深刻彰显学校思政教育的系统性变革,在为思政课建设开辟了更为宽广的创新空间的同时,也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更为宏阔的建设视野。教育部等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明确要求,高校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协调,教务处、宣传部、学工部、团委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工作体系是推动“大思政课”系统性变革的关键环节,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聚焦建设目标,着力推动育人主体的融通衔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大思政课”不是某个部门或某支队伍的单线任务,而是一项复杂且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处理目标设定、理念建构以及模型设计等一系列问题,工作体系建设是有效推进工作的重要环节。建设高质量工作体系,首先要聚焦“大思政课”建设目标,理解和把握好“为什么要建设”的问题。从思政课到“大思政课”,表面上只有一字之差,实质上是办好思政课的理念再更新、视野再开阔和格局再拓展,体现了“破”和“立”的统一。“破”意味着通过“大思政课”建设,要破解高校思政课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提升思政课实效性,课程思政建设、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以及社会和学校思政教育的协同建设等环节,都要服务于强化高校思政课主渠道作用这一根本任务。因此,工作体系设计必须从厘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对的真问题出发,真正让形式和手段等服务内容。“立”则意味着,要坚守“大思政课”的“课程”属性和“实践”特性,“大思政课”本质属性和核心功能是思政课,因此,要遵循思政课程的规律和功能,完成思政课的目标和任务,要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规划教学过程、用好教学方法,要充分考量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和学习体系等相关问题。同时,“大思政课”的多维度、多层次、多领域主体协同特点,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端口不断前移的过程中,通过全要素的一体化螺旋设计,实现育人内容和形式、育人主体和空间、育人资源和力量的有效整合,服务育人目标的整体性达成。因此,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坚持问题导向推动资源协同,发挥在“大思政课”工作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将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转化为“大思政课”的具体内容,并基于内容设计工作体系分工和具体工作要求,以思政课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为主领域整合各种要素资源,既要强化总体设计,更要提升将目标嵌入整体过程的系统思维能力。
聚焦特色凝练,着力实现育人资源的场域融合
“大思政课”体现了对“大平台”“大师资”“大资源”的有效整合,需要找到有效衔接点。工作体系建设要服务于这个衔接点的挖掘。思政课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是“大思政课”建设的主阵地,而特色凝练则能够为资源有效整合提供内生动力。建设高质量工作体系,要聚焦“大思政课”特色凝练,理解和把握好“怎么建设好”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要深刻把握“扎根”和“特色”的重大意义,“大思政课”建设也要做到真“扎根”、办“特色”。“扎根”意味着,一方面,思政教育要真正与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既要用好全社会的共同资源,更要深入挖掘一体化高校所在区域的资源特色,教师要就地取材,立足于区域特色资源与实践场景,创设课堂,提升实践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通过行之有效的课程设计,引导广大青年“扎根”祖国大地,通过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增强“四个自信”,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特色”的本质是文化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大思政课”建设必须走错位发展的道路,处理好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关系。要坚持“两个结合”,提升“大思政课”学理要求与校本资源、区域特色资源的内生协同关系;要用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法,在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课程创新,使课程更具新的时代特征、时代精神、时代内涵,深刻彰显课程前沿内容与深厚文化底蕴的互相成就,实现双向赋能、相互贯通和内在统一。为此,马克思主义学院必须明确所在高校的办学特色、校史文化特点,校本资源优势以及与地区资源内生协同的着力点,将其作为工作体系建构的内在原则,将特色凝练落实在“大思政课”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管理等各环节,同时体现在课程思政特色、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以及地区优质协同资源的选择和应用上,以特色赋能高质量发展。
聚焦效果评价,着力增强育人实效的可感可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23年版)》明确提出“以学生获得感为评价导向”。“大思政课”建设得怎么样,归根结底体现在思政课效果评价上、体现在学生的思想水平的提升上。建设高质量工作体系,要聚焦“大思政课”效果评价,理解和把握好“建设得怎么样”的问题。“学生的获得感”是“大思政课”建设的最终目标。“获得感”是指人们在收获某种物质或精神利益后而产生的满足感。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首提这一概念,强调,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获得感”强调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客观“得到”,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以学生获得感为导向”建构思政课评价机制,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改革创新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标的价值导向。以“学生获得感为导向”的思政课效果评价体系建设要求既要真实可感,更要切实可行。因此,要基于结构功能视角对学生获得感进行结构性分析,学生获得感主要包括“知识性获得”“思想性获得”和“价值性获得”,三者内在关联又各自侧重,呈现综合性、系统性和结构性的统一,共同构成了学生获得感的基本向度目标。基于过程化管理视角,这些评价要素体现在课堂和日常等多环节,其获取需要多部门协同,“大思政课”工作体系的设计要将这一问题作为重要考量。为此,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协同多部门共同研讨制定适应地方发展、利于优化的思政课评价考核体系,积极拓展思政课考核的视域范围,要以大学生获得感为逻辑中心构建评价体系,秉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全面评价与多元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坚强有力的落实保障机制以及完善动态调整的改进机制,不断推动“大思政课”建设规范化、常态化、科学化。
高校“大思政课”高质量建设是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也是落实国家政策导向、适应人才培养需求和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应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以回答“为什么要建设”“怎么建设好”以及“建设得怎么样”为着力点,聚焦明确目标、凝练特色、构建全方位评价体系等关键问题,建立健全领导责任体系,夯实各方责任;建立健全工作推进体系,瞄准重点攻坚;建立健全督导检查体系,强化督查质效;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力促激先策后,形成全链条合力,从整体上提高“大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