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暗明珠今灿烂 ——毛泽东与田家英
来源:《党史文苑》2023年第12期 2023年12月19日 编辑录入:OY 2023/12/19 11:38:23 149
田家英(1922年—1966年),本名曾正昌,四川双流人。1942年,20岁的田家英在《解放日报》发表的《从侯方域说起》一文旗帜鲜明,切中时弊,得到毛泽东的赏识。1948年10月至1966年任毛泽东秘书,长达18年。他忠诚、细致、干练、爽直,深得毛泽东信赖、倚重。毛泽东没有为田家英写诗,但他们对古诗词有着共同的爱好与密切的交流。田家英在毛泽东诗词的创作过程起过不少辅助作用,还协助毛泽东编辑出版了《毛主席诗词十九首》和《毛主席诗词》(37首)两个重要诗词选本。他爱好收藏毛泽东诗词的手迹,使《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变废为宝”,对毛泽东诗词作品的存世、流传作出了特殊贡献。
废纸篓里捡国宝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下卷记载:“(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灭亡。四月下旬,毛泽东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据逄先知、金冲及主编的《毛泽东传》(卷二)记述:“四月二十三日,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第二天下午,‘毛泽东起床后,手里拿着《人民日报》号外,从屋里来到了院落的凉亭里。他坐在藤椅上,看起报纸来。因为报纸上登的是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消息,所以他看报纸时心情是很高兴的。看完报纸,也没有在院子里散步,也没有和任何人交谈,他就回到办公室里去了。在办公室里,又把报纸看了一遍,边看边在报纸上画了一些杠杠和圈圈。’看完报纸,他就给刘伯承、邓小平写了贺电,又写了一首《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据田家英夫人董边回忆,在双清别墅时,毛泽东写这首诗的草稿随手扔进了字纸篓。田家英喜欢毛的诗,也喜欢毛的字,因而特意从字纸篓中拾起了毛的这张草稿,自己保存着了。毛泽东的很多作品都有多份手迹,而《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只有田家英保存的那一件“孤品”。
曾自为收集父亲田家英的生平资料,曾与两位历史见证人对过话。一位是毛泽东的摄影师徐肖冰,他拍摄了毛泽东阅读解放南京报道时的照片。另一位是当年中国青年出版社的编辑丁磐石。丁磐石记得,一次他到田家英处,田家英主动拿给他看一首毛泽东的诗,是毛泽东的手稿,写在一张信笺纸上。田家英对他说,在香山帮毛泽东收拾办公室时,见到毛泽东的这篇诗作,非常宝贵,要好好保存,以便以后用上。曾自在2009年第5期《百年潮》发文《父亲田家英和毛泽东的一首七律诗》说:“20世纪90年代,我曾向母亲董边和其他相关知情人以及保存诗作原件的中央档案馆进行考证。”经考证,“堪称毛泽东诗词中上乘之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据说是当年毛泽东写后不甚满意丢在纸篓里,被我父亲田家英捡回来,才得以保存流传的”。文章说:“据曾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逄先知回忆,1963年11月的一天,田家英对逄先知说,他那里还有一首毛泽东的诗,他背诵出来,让逄先知用钢笔记录下来,也就是这首《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董边和曾自是田家英最亲近的人,她们的说法是可信的。田家英从字纸篓里捡回了一件“国宝”。若非田家英这位有心人,毛泽东的这首诗恐怕就会成为“佚诗”了。
古诗海洋共徜徉
中国诗词艺术传统深厚,源远流长,数千年间,作品如云,名家辈出。毛泽东和田家英都酷爱中国古典诗词。毛泽东一生与古典诗词有不解之缘。田家英也读过很多古诗词。工作疲倦时,他们常常以吟诵古诗为娱乐,既换脑筋,又陶冶情操。田家英对历代诗词的品味和鉴赏能力很强。柳亚子曾在日记中写道:“田家英来谈政治与旧诗,所见到颇深刻,意者受毛主席的影响欤。”田家英也写过一些旧体诗词。如三年困难时期,他为国家的境遇和人民的困难而忧心忡忡,曾赋诗曰:“十年京兆一书生,爱书爱字不爱名。一饭膏梁颇不薄,惭愧万家百姓心。”正因为田家英有着较深的诗词功底,他对毛泽东的诗词创作也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1961年11月6日上午,毛泽东接连三次写信给田家英,要他帮助查找一首咏梅诗。其一写道:“请找宋人林逋(和靖)的诗文集给我为盼,如能在本日下午找到,则更好。”其二写道:“有一首七言诗,其中两句是,‘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是咏梅的,请找出诗八句给我,能于今日下午交来最好。何时何人写的,记不起来了,似是林逋的;但查林集中没有,请你再查一下。”其三写道:“家英同志:我记起来了,是否是清人高士奇写的,前四句是,‘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后四句忘记了,请问一下文史馆老先生便知。”毛泽东要查找的那首七律诗是明代诗人高启作的《梅花九首》的第一首,想到林逋,是记错了。田家英接到毛泽东的指示后,当天就查到了这首诗的原文和作者相关信息。可以肯定,毛泽东读到了高启的诗集,特别是其中的《梅花九首》。在《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中有篇墨迹,正是1961年11月6日写高启那首诗的,前面还写了评语:“高启,字季迪,明朝最伟大的诗人。”此后不久,毛泽东便写了不同凡响的《卜算子·咏梅》。
1964年12月29日,毛泽东读五代史时,曾致信田家英:“近读《五代史·后唐庄宗传》三垂冈战役,记起了年轻时曾读过一首咏史诗,忘记了是何代何人所作。请你查一查,告我为盼……三垂冈诗一首: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萧瑟三垂岗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诗歌颂李克用父子。”田家英很快便查到这首诗是清代严遂成所作。
两次赋诗赞贾谊
毛泽东和田家英对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历史也有着共同的爱好。他们都喜欢博览中国古籍,从传统的知识与智慧的海洋中获取精神食粮。他们都喜欢以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为榜样,鉴古察今,致力于治国兴邦的伟大事业。
贾谊是西汉前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也是屈原之后杰出的骚体诗人。他当过长沙王太傅,故世称贾太傅、贾长沙。其政论文《过秦论》《论积贮疏》《治安策》等颇有影响。20岁时,他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升为太中大夫。他给汉文帝上疏的《论积贮疏》,主张以农为本,备战备荒,强调此乃“天下之大命也”。正当汉文帝要重用他为公卿之际,听信谗言,将其外放担任异姓诸侯长沙王吴差的太傅。贾谊离开长安南下,渡湘江之时,经过汨罗江,有感于屈原忠而见疏的遭遇,写下《吊屈原赋》。两年后,汉文帝召回贾谊,让他做梁怀王刘揖(文帝少子)的太傅。汉文帝十年(前170年),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感自责,年余之后抑郁而死,年仅33岁。
毛泽东很推崇和喜爱贾谊,在1918年的《送纵宇一郎东行》中写道:“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1958年4月27日,他致信田家英,竭力称道贾谊:“如有时间,可一阅班固的《贾谊传》。可略去《吊屈》《鹏鸟》二赋不阅。贾谊文章大半亡失,只存见于《史记》的二赋二文,班书略去其《过秦论》,存二赋一文。《治安策》一文是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贾谊于南放归来著此,除论太子一节近于迂腐以外,全文切中当时事理,有一种颇好的气氛,值得一看。”
毛泽东在谈到年轻有为的历史人物时,也常常提到贾谊,称他“少年英发”“英俊天才”。1958年5月8日,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倡“破除迷信”,一口气讲了不少在历史上少年有为的人物做例子,专门提到贾谊。
毛泽东为贾谊写了《七绝·咏贾谊》《七律·贾谊》,赞扬他的才华,叹惜他的遭遇,冠之以“倜傥”“雄英”,许之以“壮志”“高节”。这两首诗系姊妹篇,作品工笔重彩,放眼人物的社会历史背景,深刻揭示其人生悲剧的社会历史根源和贾谊自身的历史教训。毛泽东在其诗词中两次吟咏同一个古人,可谓绝无仅有。
默契配合编诗选
1958年3月,在成都会议期间,根据毛泽东的要求,田家英选印了《唐宋诗人有关四川的诗词》《明朝诗人有关四川的诗》,并分发给参加成都会议的人员。作为毛泽东的得力助手,田家英真正的贡献,还在于辅助注释诗词作品,尤其是编辑毛泽东诗词选。
1957年1月,《诗刊》杂志创刊号首次集中发表毛泽东的《旧体诗词十八首》。1958年1月,《蝶恋花·答李淑一》在湖南师范学院院刊上发表。田家英参与编辑之后,文物出版社1958年9月刻印了大字本《毛主席诗词十九首》,这是国内出版的第一个毛泽东诗词选本。
1961年初,《人民文学》编辑部周明等人在邓拓那里看到毛泽东1929至1931年间在马背上哼成的词六首,他们抄录下来带回编辑部。主编张天翼、副主编陈白尘看后,击节称赞,很想在《人民文学》刊出,遂呈送毛泽东审阅,并请求准予发表。4月下旬,毛泽东要田家英给那六首词填上词牌。在给《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作注时,“不周山下红旗乱”一句的用典有些搞不准了,要田家英查找。田家英很快找到了资料。毛泽东专门写了400来字的注释,将《淮南子》《国语》《史记》中关于共工的记载详列其中,这是毛泽东写得最长的一个诗词自注。对此,郭沫若曾给予高度评价:“主席这一注的重要性不亚于词的重要性。”
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毛主席诗词》,收有毛泽东的37首诗词。与此同时,文物出版社以集宋版书字体出版了《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六三年版”是毛泽东亲自编定的第一个带总结性的诗词集,也是其生前出版的最重要的诗词集。这年毛泽东已经70岁了,也许他意识到需要对自己的诗词作一个总结,把自己较为满意的作品(特别是五六十年代的)汇集起来,并对已发表的诗词作一次全面校订。利用这个机会,田家英把当年捡回来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抄件送给毛泽东,毛泽东批示:“此诗打清样两份,你一份,我一份。看看如何,再定。”落款时间为1963年11月29日,这已是《毛主席诗词》付梓的前夕了。出版之前,先出了征求意见本。毛泽东委托田家英召开了一个有中央领导和文化名家共20多人参加的座谈会。12月5日,毛泽东又给田家英作批示说:“‘钟山风雨’一诗,似可加入诗词集,请你在会上谈一下,酌定。”这才使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收入《毛主席诗词》。毛泽东根据田家英记录的意见,对诗词的个别之处进行了精心的润色。诗人臧克家托田家英代转了23条意见,其中有13条为毛泽东所采纳。“六三年版”是迄今为止毛泽东的若干诗词集中印数最多、发行量最大的一个版本。
(作者系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