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建设-参考资料

焦裕禄在哈工大的求学经历

来源:学习时报2023-12-08 10:20编辑录入:Ligj 2023/12/11 7:01:08 106

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公仆,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1962年至1964年,他带领兰考人民与严重的自然灾害作斗争,在重重困难中闯出了一条希望之路,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在60多年前的1954年8月至1955年3月,党组织曾选派焦裕禄到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学习。在这段求学的日子里,他不畏困难、刻苦学习,努力掌握技术和知识,把建设祖国作为最高目标,为青年树立了榜样。

1922年,焦裕禄出生于山东省博山县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幼年时期先后入本村私塾和南崮山小学读书,由于刻苦勤奋,不仅每门功课都是优秀,而且孕育出了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当日寇铁蹄蹂躏中华大地时,他敢于奋起反抗。抗战胜利后,经历了重重磨难和努力求索后的焦裕禄,最终选择了共产主义信仰,于1946年1月在家乡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入党后,在党的教育培养下,焦裕禄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工作方式更加灵活,无论是参加剿匪反霸,还是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他都不怕牺牲、善于斗争,干得有声有色。他在党员登记表中深情地写道:“入党后多年来受到党的不断的教育和培养,觉悟大大提高了,进一步认识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要为彻底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到底。因此,个人下定决心,在党的领导下为彻底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贡献一切。”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1953年,党中央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当时,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有7个在河南省洛阳市立项开工,其中就包括洛阳矿山机器厂(以下简称“洛矿”)。这年6月,为支援国家工业建设,已担任共青团郑州地委第二书记的焦裕禄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来到了正在筹建中的洛矿。面对陌生的领域,他不仅没有任何畏难情绪和退缩,反而激发出强烈的工作干劲。但是,相关知识的缺乏,还是影响到他实现更好的工作成效。为帮助像他一样的干部尽快成长,厂里专门开办了补习班,学习数理化。1954年,根据党中央的统一安排部署,洛矿党委决定选派100多名年轻干部和技术人员去全国著名高等院校深造,其中焦裕禄等5名同志被选派到哈工大。

新中国成立初期,哈工大以“工程师的摇篮”享誉全国。除了进行全日制大学教育以外,哈工大还肩负着为全国培养在职工农干部的重要任务。20世纪50年代初,国家决定创办工农速成中学,招收优秀的工农干部及工人,施以中等程度的文化教育,使其能升入高等学校继续深造,为新中国培养高级建设人才,哈工大附属工农中学就是一所这样的学校。工农速成中学自1950年创办到1954年,全国共建校87所,招生6.4万余名,对提高工农干部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1954年8月,焦裕禄怀着对大学生活的渴望和建设国家的热情,来到了这里。

当时,按照哈工大的教学安排,焦裕禄等人先在哈工大附属工农中学短期学习,完成中学课程达到高中文化程度后,才能到哈工大学习大学课程。为此,学校还专门为他们制订了学习计划,并特派教师进行辅导。焦裕禄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每天早上都是最早来到学校,提前预习课本。在课堂上,他坚持认真听讲、不懂就问,几乎把教师的授课内容重新抄写了一遍。下课后,他要把所有的作业都完成了才休息,经常学习到深夜。有时因为一个数学公式没有搞明白,他翻来覆去睡不着,就打着电筒继续钻研。尽管如此,由于底子太薄,焦裕禄在考试的时候还是挂了科,他十分懊恼,责怪自己还不够努力,请求老师再给他一次补考机会。别人劝他能学多少算多少,尽力了就可以了,但他认准的事情十头牛也拉不回来。他的倔强和执着感动了老师,不仅给了他一次补考机会,还专门为他开了小灶,帮助他学习。在随后的补考中,焦裕禄顺利通过了考试。就这样刻苦学习了几个月,焦裕禄的数理化水平提高得很快,不仅赶上了原来文化程度较高的同志,还因为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学员。学校也认为他们的学习成绩基本合格了,可以进入大学学习。

繁重的学习之余,焦裕禄还不忘加强自我革命教育。有一个周末,他提出去秋林公园,到了公园便去参观东北烈士纪念馆。参观时,赵一曼、杨靖宇、李兆麟等抗日英烈的事迹深深地触动了他,在烈士们的塑像前他深深地鞠躬,表达自己的敬仰和缅怀之情。虽然在洛矿的时候他就曾在厂里的组织下看过电影《赵一曼》,对赵一曼的事迹有一定的了解,但参观过程中赵一曼忠于革命、忠于人民的精神还是深深地震撼了他,更加坚定了他投身工业,建设伟大祖国的信心。

回到宿舍,焦裕禄讲述了自己小时候的苦难。在家乡时,他被日寇抓到东北抚顺大山坑煤矿当劳工,监工头让他们脱光衣服下井背煤。背一天煤不让吃饱只给一点稀饭喝,并经常进行殴打和侮辱。从那时起,他就下定决心要当八路打鬼子。听了他的讲述,一起的同志们都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决心学好本领早日把国家的工业建设搞上去,再也不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

然而,正当焦裕禄等人准备进一步学习时,洛矿投产计划提前,上级要求他们回去投入工作。这个决定让他们这几个渴望读大学的年轻人很失落。焦裕禄以大局为重,不厌其烦地给大家做回厂的思想工作。他说,我们是组织派来的,组织上决定我们回去,我们必须得回去。他还说,我们在预科班系统地学到的知识,总有用得上的时候,现在厂里让我们回去是承接更大的任务,这说明我们已经是骨干了。

就这样,1955年3月焦裕禄离开哈工大返回洛矿。尽管他在哈工大求学的时间不长,但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和对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及科学求实的精神态度、精益求精的作风一直影响着他。在此后的岁月里,他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奋发作为,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的青春和才华都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不仅在洛矿攻坚克难成功主持研制出新中国第一台大型卷扬机,为国家的工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兰考带领全县人民积极与“三害”作斗争,用自己的奋斗、担当铸就了永恒的精神。

焦裕禄在哈工大刻苦学习的精神也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代哈工人。在哈工大博物馆里,专门设置了焦裕禄陈列区。虽然焦裕禄在哈工大的学习只有半年多时间,没有留下与他有关的入学通知书、结业成绩单及其他有关情况的资料,唯一能找到的是他被评为优秀学员的资料,但是2006年哈工大博物馆建馆时,学校找到了部分曾经和他一起学习的同学,让他们回忆与焦裕禄共同生活学习的经历,并派专人到兰考县搜集一些焦裕禄的先进事迹和遗物。展柜里有两张照片,是焦裕禄当时穿过的衣服和鞋子,上面“千疮百孔”,打满了补丁;还有一份他当时的手稿,工整地记载着当年的工作报告。多年来,哈工大的新生入学、学生入党时,都会来参观博物馆,观看焦裕禄的纪录片,通过这种形式让焦裕禄精神代代传承。(贾关青)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