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工委简介-信息之窗

创新照亮强国路——同济大学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质量

来源:同济新闻网 党委宣传部 2023-11-27日编辑录入:OY 2023/11/28 9:49:01 132


5年来,同济大学坚持“国家所需、科研所向”,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以一系列大手笔、新举措,持续纵深推进基础研究和有组织科研,推出《关于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质量的若干意见》30条,深入实施“基础研究能力提升计划”“技术攻关能力提升计划”,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全面提升同济大学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质量,营造潜心研究、勇于创新的学术生态,学校基础研究原创成果持续涌现,创新策源能力显著增强,为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持续贡献“同济智慧”。

深耕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破解关键难题


“数学这类基础学科,具有研究周期长、成果显现慢的特点,需要我们有更强的定力和专注力。”同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余斌教授说,自入选上海基础研究特区计划以来,学校取消了项目执行期内的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让他得以更加心无旁骛地开展前沿研究。

2022年,同济大学入选上海基础研究特区计划,聚焦“智能+”和基础学科、特色学科相融合,重点支持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潜心基础研究、实现重大科学问题突破。学校为这些项目团队重点强化了多方面创新性服务保障,对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服务,激励项目团队潜心基础研究,锻造解决“真问题”“大问题”的能力。

基础研究的根扎得越深,科技创新之树就越枝繁叶茂。近年来,学校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最高追求,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深入实施“基础研究能力提升计划”“技术攻关能力提升计划”,围绕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科学问题,启动自主原创基础研究项目和学科交叉联合攻关项目,持续推进基础前沿研究探索和关键“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积极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原始创新能力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显著提升。

5年来,同济大学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400余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5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2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30余项,科学研究能力不断增强。

基础研究要有高水平的科研平台支撑。近年来,同济大学大力推进科研平台建设,形成了以全国重点实验室、科学中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为核心的世界领先科研大平台,强有力支撑了基础研究。学校新增6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和4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实现理工科省部级平台全覆盖),获批建设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自主智能无人系统2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今年9月底,随着“同济·海一号”东海多圈层观测塔完成主体结构的海上安装,巍然屹立于东海,牵头建设的海洋领域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取得阶段性进展,助力上海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国家细胞转化资源库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平台建设持续推进。文科科研平台基地建设也获重要进展,联合杨浦区获批建设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牵头建设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新近获批国家语委研究型基地“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研究中心”,学校还集中力量着力打造“城市”与“德国(欧洲)”主题的智库体系,城市发展与管理研究基地入选上海市重点智库。

同济大学学者在城市建设和有机更新、防灾减灾、深空探测、深海探索、交通运输、绿色环保、精密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一批具世界先进水平的基础研究原创成果接连涌现。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8项。在南海深海过程演变、大洋钻探、干细胞、结核病防控等领域基础研究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在CNSP及其子刊上发表论文成果430余篇。一批杰出学者或当选国外外籍院士、重要学会会士,或获国际重要学术荣誉。人文社科再迈新台阶,9项成果获得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一等奖4项。

高水平科学研究工作及其成果,成为宝贵的教育和育人资源,直接支撑了高水平青年人才培养。

强化有组织科研,推进核心技术集成大攻关

主持参与20余项规划研究和编制,设计近40个建设项目,提供100余项高质量工程咨询服务,多学科专家学者开展了20余项城市研究,为生态防洪堤创意设计10个驿站……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中,处处闪耀着“同济智慧”。雄安新区成立以来,学校成立了同济大学雄安未来城市研究院,从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为新区建设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雄安新区管委会多次给同济大学发来感谢信。今年3月底,学校与雄安新区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上月,学校与雄安新区签署共建引才工作站合作意向书和产学研合作协议。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科研所向。”5年来,同济人秉承“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优良传统,心怀“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持续加强有组织科研和集中攻关,汇聚大团队、构建大平台、承担大任务、催生大成果,主动服务国家“急难险重”,在学校层面强化以重大战略、重大工程为导向的统一谋划、组织、协调与全链条管理,多学科集成开展组团式关键核心技术科研攻关,进一步提升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集成攻关能力,在祖国大江南北大显身手,为一批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战略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科技支持。

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海洋强国、交通强国、航天强国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等主战场,在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北京城市副中心等一批国家重大建设工程中,“同济元素”分外耀眼。

气势雄伟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刻下了深深的“同济印”。同济大学一批知名教授当仁不让,勇攀工程“珠峰”,承担了一系列重要研究课题,啃下了一块块“硬骨头”,在大桥建设的关键时期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90多岁高龄的孙钧院士30多次深入大桥建设现场,为大桥建设排忧解难。这支同济科研大团队当选2018年度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

强大的科研团队为632米的上海第一高楼保驾护航。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是上海中心的联合设计单位,诸多关键技术难题的解决更凝聚了数百位同济专家的智慧和汗水,这也是同济优势学科的一次集体大会战。由建筑设计研究院作为第二完成单位完成的“上海中心大厦工程关键技术”项目,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打造智能高地,为科技创新注入“智慧动能”

上月,由同济大学牵头,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参与承担的上海市市级科技重大专项“人工智能前沿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自主智能无人系统”通过中期评估。专项的实施推动上海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和人才队伍等方面取得系列突破,下一步将进一步聚焦目标,着力支撑上海打造人工智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既能在空中像无人机一样飞行,又能在水中像潜水器一样畅游。小小的飞行器可以轻轻松松做到水、空无缝切换。今年2月,一款名为“TJ-FlyingFish”(同济飞鱼)的水空跨域巡航器原型机受到国际关注,这是由同济大学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与香港中文大学团队联合研发的创新成果。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加速推进,同济大学勇担新时代新使命,以人工智能赋予传统学科发展新动能,提升传统优势学科新内涵。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成立5年以来,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已在重大重点项目有组织科研开展、智能科学与技术高峰学科建设、高端人才引育、博士生培养、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围绕重点研究方向的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和技术应用成果突出。

今年3月,同济大学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项目实现结构封顶,工程继续推进,建成后将成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实验中心及科创平台。2022年10月,由同济大学牵头建设的无人系统多体协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一期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建成后将成为人工智能原创理论突破和关键技术验证的重要实验装置,催生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的中国原创科学思想。

一系列人工智能+创新成果接连诞生。吴志强院士团队打造的“福元宇宙”数字交互之夜,点亮了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形成了现场实景+虚拟影像的创新演绎模式,是团队以AI技术赋能城市生命的又一创新实践。朱合华院士团队自主研发的国际上第一个开源的基础设施智慧服务系统iS3 (infrastructure Smart Service System),实现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数据的采集、处理、表达、分析和服务一体化集成管理,成果成功应用于世界第一埋深公路隧道——四川峨汉高速大峡谷隧道(最大埋深1944米)。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医学院微纳无人系统联合研究团队经医工理深度融合,联合攻关研发了一种体积微小、载有溶栓剂药物的仿生手术机器人,在外加磁场的指挥下,聚集于血栓部位,产生热和力场,成为高效的微血管血栓清道夫,可用于医疗靶向微血管溶栓……

人工智能还应用于校园周边赤峰路的改造升级。孵化器集群、创新概念店、科研转化实验室、众创空间、大学生实践基地……近日,基于NICE2035一期的成功经验,NICE2035赤峰路国际创意设计街方案发布,聚焦“原型创新”,推动智能治理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落地,打造环同济创新的新引擎和策源地,加速同济大学知识溢出,环同济知识经济圈迸发出更加强劲的动力与活力。

以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科技园转型升级,2022年11月,由同济大学、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自主智能未来产业科技园”,获批全国首批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将构建基于“自主智能”技术底座的“智能建造”和“智能交通”两大未来城市建设和运行基础产业应用场景,推动杨浦和嘉定两个千亿级“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形成,并反哺同济大学“双一流”建设。

 


上一条:“梦想杯”舞龙专项赛与沪上高校舞龙课程思政经验交流会举行

下一条:“高原”之上攀“高峰”——同济大学推进学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