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识别慢阻肺,避免认识误区

来源:光明网2023-11-15 18:17编辑录入:Ligj 2023/11/16 7:10:39 217

2023年11月15日是第22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为“肺系生命,刻不容缓”,强调早期肺部健康、慢阻肺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慢阻肺被称为肺部“沉默的杀手”。由于慢阻肺病情进展相对缓慢、发病隐匿,许多患者对它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远不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在疾病早期阶段并不知道自己患病,导致就诊时就已经存在严重的肺功能损害,甚至出现并发症。如何正确认识慢阻肺,避免认识误区。

一、对患者慢阻肺患者,避免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长期抽烟的人出现咳嗽、咳痰是理所当然的?

吸烟是其重要的发病因素。90%以上的慢阻肺患者吸烟或曾经吸烟,吸烟者常忽视慢阻肺的早期症状,如咳嗽、咳痰。

误区二:平时没有什么症状,不觉得憋气,不接受治疗。

慢阻肺的进展过程中存在“静息区”,轻中度慢阻肺患者症状不明显,早期不积极治疗,疾病会快速进展,因此越早治疗,对肺功能保护越好。

误区三:病情严重时才需要药物治疗。

一旦患上慢阻肺,受损的肺功能将很难恢复到正常水平。稳定期长期规律药物治疗可以预防急性加重,减少其发作频次,延缓肺功能下降的速度,从而延缓疾病进展。

误区四:感觉挺好的,随意停药。

慢阻肺属于慢性病,气道病变长期存在,导致肺功能加速减退。只有在缓解期也足量规律用药,才能减慢肺功能衰退速度,减少急性发作次数。

误区五:不接受吸入药物治疗,担心有激素会长期依赖。

吸入治疗的药物可直达肺部,全身副作用少。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安全有效的,不同于静脉或口服激素治疗。

误区六:得了慢阻肺,一动就喘,应该静养,不应运动。

慢阻肺患者做肺康复锻炼不仅能缓解慢阻肺患者气喘,胸闷的症状,还能防止一些其他疾病的发生,对治疗是有益的。但是,锻炼时需要量力而为,循序渐进。

二、关注高危人群,做到慢阻肺的早识别;

1.年龄>40岁;

2.吸烟或长期接触“二手烟”污染;

3.某些特定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直系亲属中有慢阻肺患者;

4.长期从事采矿、采石、铸造、油漆、化工、装修等职业;

5.胎儿时期肺发育不良,婴幼儿时期反复患下呼吸道感染;

6.居住在气候寒冷、潮湿地区以及使用燃煤、木柴取暖,营养状况较差,体重指数较低。

以上人群出现呼吸不顺畅或持续咳嗽一个月以上应去就诊。肺功能检查作为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金标准”,应该像测量血压一样定期检查。35岁及以上人群最好每年进行肺功能检查,早期发现异常,早诊早治。

三、如何保护我们的肺,降低慢阻肺患病风险、延缓慢阻肺的进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戒烟。戒烟是降低慢阻肺发病率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2.减少空气污染物暴露,改善工作居住环境,使用空气净化器,从事相关工作的人群需要做好职业防护。

3.慢阻肺患者要遵医嘱规律使用药物。对于吸入性药物,患者要掌握正确的吸入方法,勿自行停药。

4.合理饮食和规律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慢阻肺患者适当做有氧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5.预防感染,接种疫苗。在秋冬季,大家可接种流感疫苗等预防感冒,降低急性呼吸道感染加重风险。

每个人只有一个肺,提高对慢阻肺的知晓率,加强慢阻肺的早期识别,坚持长期规范用药,做好日常生活管理,保证早期肺部健康,只有顺畅呼吸,才能幸福生活!

作者:窦志芳,航空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