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彦战斗:打开鲁南根据地的关键一战
来源:2023年10月09日08:37 学习时报 人民网编辑录入:OY 2023/10/10 10:22:13 219
白彦战斗是抗战时期八路军115师与日军的一次争夺战。白彦战斗的胜利,巩固了八路军主力在山东的第一块抗日根据地——鲁南根据地,打开了鲁南抗战新局面,为敌后抗日游击战打下了基础。
出其不意,敲山震虎
白彦镇地处鲁南与鲁中的交通要处,位于抱犊崮和天宝山之间,连接费县与滕县。1939年底前后,115师主力部队进入鲁南,师部驻扎抱犊崮下的大炉村,开始建立以抱犊崮为中心、东至海州湾、西迄临沂、北起莒县、南至郯城的鲁南抗日根据地。地主势力孙鹤龄、孙益庚父子长期盘踞白彦,构筑高墙堡垒,协防日军控制鲁南山区。115师曾派人联络孙氏父子合作抗日,但他们执迷不悟,继续充当汉奸,严重制约着根据地的发展。为此,师部决定尽快拔掉这股顽固势力。
出敌意料是用兵之要,春节前后正是白彦守军精神懈怠、防备废弛之时。1940年2月13日,农历大年初六,115师代理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率部离开大炉村,冒雪行军60里,抵达白彦西南的柴胡村。14日,115师686团、特务团及苏鲁支队以突袭动作包围白彦,占领外围的魏庄、苗庄。经过两昼夜战斗,攻下白彦和周围据点,消灭孙部伪军上千人,孙鹤龄逃到费县,达到了敲山震虎的目的。白彦易手之际,附近的日军一时摸不清我军实力,暂时按兵不动。趁此作战间隙,我军操练演习,拆毁工事,开展防化训练,准备迎击日伪军的反扑。随军干部抓紧组建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农救会、妇救会组织,宣传减租减息及抗日救亡政策。一些战士与群众认为,既已打下白彦,就不该拆除碉堡、鹿砦,而应加以利用就地坚守。也有群众认为,八路军马上就要撤走,不会留在白彦,如日伪军回来,群众就要遭殃了。3月4日,罗荣桓到部队讲话,称日军不会轻易放弃白彦,我们也不能在这里死缠硬磨,而是要机动灵活地撤出去打。战斗即将打响,只要军民同心,日军再凶也只能徒劳无功,白彦终归要回到人民手里。这些话稳定了战士们的情绪,鼓舞了大家的士气。三天后,日军从白彦西边的城后据点出动100多人,进行试探性攻击。115师特务团提前设伏,英勇作战,日军受挫败退。
以退为进,杀回马枪
白彦是交通枢纽,我军占领白彦,拿下周围村庄,日军自然不会拱手相让。3月12日,日伪军在孙鹤龄残部配合下,从城后、平邑和梁邱三处出动700多人,合攻白彦。
我军依据前期部署,先掩护群众有序撤离,后在白彦外围与敌周旋。城后方向,日伪军到达柴山附近,被115师686团伏击,折损大半后退回原处。平邑方向,日伪军在白彦北边的山林地带遭到阻击,只得停止前进,等待援军。梁邱方向,日伪军进攻中途与平邑的日伪军合兵一路,于下午4时左右进入白彦。而这恰恰中了我军以退为进、诱敌深入之计。日军进驻白彦后发现,防御工事已被拆毁,如今只剩下尺椽片瓦,难以找到群众来修葺,遍寻粮草也毫无收获。日伪军占领了一座空镇,还不知自己已成瓮中之鳖。
午夜时分,115师686团趁日伪军立足未稳之际,突然杀进白彦,凭借短促火力和白刃搏杀,歼敌200余人。残敌无险可守,于13日凌晨向西北奔逃。我军乘势追击,敌人施放毒气后躲入南径村。罗荣桓非常重视防化训练,因此毒气攻击对我军影响不大。115师特务团与686团默契配合,接连击溃南径的守敌及城后赶来支援的日伪军。黄昏时分,残敌在平邑援军的掩护下,乘坐汽车才得以脱身。这一仗不仅挫败了敌人,也教育了群众。
釜底抽薪,关门打狗
3月19日,不甘失败的日伪军再度纠集2000余人,兵分两路,三犯白彦。西北方向,686团在官庄迎击日伪军,战至酣时,苏鲁豫支队第一大队绕至敌后,打乱敌军阵脚。西南方向,特务团、苏鲁豫支队分别在太皇崮和柴山截住来犯之敌。战斗持续到黄昏时分,日伪军损失惨重,只得撤出战斗。次日,又有2000多日伪军袭来。我军决定主动撤离,然后关门打狗。
21日清晨,日伪军进入白彦和官庄。同时,陈光、罗荣桓召集各部指战员,作出夺回白彦的部署。当晚,我军发动总攻。686团自西北、特务团从东南、苏鲁豫支队由南边,借着月色向白彦运动。根据事先侦察到的情报,686团1连潜入白彦西头的孙家大院,这里是日伪军的临时营地。战士们先是把他们的一部分弹药搬走,然后潜入其住处,运出枪支。日伪军被惊醒,四散奔逃,而我军后续部队已经打了进来,与敌短兵相接,展开巷战,并重伤日军指挥官森川大队长。22日拂晓,日军从官庄增兵600余人,被我军阻援部队击退。白彦残敌陷入绝境,施放大量毒气,狼狈逃脱。在白彦争夺战中,我军不计较一时得失,敌军若重兵来袭,便迎头痛击,然后主动撤离;敌军若想屯驻,便借夜色突袭,将其赶走;敌军被打得仓皇逃窜之时,就乘胜追击,扩大战果。这正是对毛泽东提出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诀的灵活运用。
这次战斗的胜利,解放了费县西部的广大区域,打通了鲁南与鲁中的联系,打开了鲁南抗战的新局面,有利于打破日伪军的合围“扫荡”。对于罗荣桓和115师在山东歼敌的英勇表现,毛泽东作出评价:山东只换上一个罗荣桓,全局的棋就下活了。山东的棋下活了,全国的棋也就活了。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