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春秋-往事悠悠

震撼了国民党在浙南的反动统治基础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纪念碑碑文敬读

来源:人民网 学习时报 2023年02月04日08:28 编辑录入:OY 2023/2/5 11:12:39 311

潘  敏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以下简称红十三军)纪念碑位于浙江省永嘉县浙南红军小镇军部旧址南侧约80米的山岗上,始建于1986年。纪念碑高19.3米,寓意红十三军1930年正式组建。纪念碑正面顶部浮雕的红色五角星下镌刻着张爱萍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纪念碑”。纪念碑底部是基座,基座上刻有碑文如下:

一九二七年,南昌起义和“八·七”会议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浙南农民武装暴动连年迭起。一九三零年五月,在中央军委直接部署下,由三十二支浙南红军游击队,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军长胡公冕、政委金贯真、政治部主任陈文杰。下辖红一团、红二团、红三团(后改团为师)。是当时正式序列的全国十四支红军队伍之一。鼎盛时期人数六千左右。军部设在农民暴动中心区域之一的五尺村。

红十三军活动范围遍及浙江省南部的永嘉、温岭、永康、缙云、青田、仙居等二十多个县。他们取枫林、打平阳、战缙云、袭瓯渠、攻壶镇、战乌岩、夺茶头,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百余次,震撼了国民党在浙南的反动统治基础。在斗争中,金贯真、陈文杰等主要领导人先后英勇就义,军长胡公冕不幸被捕。由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和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红十三军受挫失败。但是,他那悲壮的战斗历程,为中国革命和后来浙南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和壮大,作出应有的贡献。

苍山不老,楠水长流。红十三军的光辉业绩永垂史册,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千古留芳。为缅怀先烈,激励后人,经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重修军部旧址,并建碑志铭。

永嘉县人民政府

一九八八年二月二日

碑文语言精练、行文简朴,真实客观地记述了红十三军艰苦奋斗的光辉事迹和浴血奋战的悲壮历程,形象生动地再现了红十三军高举革命红旗,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团结奋斗的历史画卷,实事求是地总结了斗争的经验教训,热情洋溢地讴歌了革命先烈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和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读来令人敬佩、催人奋进。

创建成立红十三军

中共中央对浙南地区农民武装斗争极为重视。1929年下半年,浙南红军游击队、浙南苏维埃政权及永嘉革命委员会相继成立。1930年1月,中共中央派金贯真深入温台等地巡视。2月28日,金贯真向党中央写了关于温台地区政治形势、群众斗争、武装暴动、党和工农群众组织等内容的报告。3月初,受周恩来派遣,胡公冕到达浙南,成立浙南红军游击总指挥部,也就是红十三军的前身。

1930年5月3日,金贯真、胡公冕、雷高升等在永嘉五尺村商议建立红十三军军部问题,同时决定将各县红军游击队集中到永嘉枫林整训。5月9日,胡公冕集结各地红军游击队,兵分三路向枫林进发,攻下枫林后,遵照中共中央军委军事工作大纲规定的红十三军番号和指示精神,温州、台州、处州(丽水)三地红军游击队集中在枫林整编,正式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并成立红十三军军部,军长胡公冕、政委金贯真、政治部主任陈文杰。红十三军是在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直接指挥下创建的,是列入中央军委正式序列的全国14支工农红军之一。红十三军的创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浙江农民暴动最重要的成果。

沉重打击反动势力

红十三军创建后,以永嘉、温岭、永康等地游击武装为基础,先后建立3个团(师)。1930年5月,红一团和红十三军军部同时成立,最初由永嘉西楠溪30多支红军游击队整编而成。5月23日,中共中央军委就红十三军的组建等问题发来指示:“中央决定你们成立第十三军的基础,将现有的三团扩充为三师的前途。”7月,以台州地区的温岭坞根游击队为基础组建红二团,以永康、缙云、仙居等游击队为基础组建红三团。

红十三军以浙江永嘉为战斗区域中心,活动在括苍山麓、东海之滨、瓯海两岸,他们取枫林、打平阳、战缙云、袭瓯渠、攻壶镇、战乌岩、夺茶头等,横跨温州、台州、丽水、金华4个地区20余个县,前后坚持战斗历时11年,经历大大小小战斗100余场。红十三军英勇奋战、浴血斗争,沉重打击了国民党核心区反动统治势力,一定程度上牵制国民党“围剿”中央苏区兵力,有力策应中央苏区和红军长征,在浙南革命斗争史上留下光辉篇章。

血染浙南

红十三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唯一一支由浙江子弟兵组成的红军,队伍最盛时拥有6300多人,在中共党史和军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加上当时党内“左”倾错误影响,在斗争中遭受挫折。1930年5月20日,政委金贯真从平阳布置任务后返回温州城时被敌人逮捕,当晚被杀害。斗争中,陈文杰等主要领导人先后英勇就义,军长胡公冕不幸被捕。1932年5月23日,发生“岩头东宗”事件,红十三军主力被严重摧毁,余部继续坚持斗争。

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红十三军不怕牺牲、英勇战斗,浙南有1700多名共产党员和红军战士为革命献出宝贵的生命,营级以上指战员和中共浙南特委主要领导成员大多殉难,长眠于浙南大地。他们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在监狱里铁骨铮铮、坚贞不屈,在刑场上视死如归、正气凛然,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伟大的革命精神。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