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建设-参考资料

课程思政:医学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追求

来源:光明网-党建频道2021-11-30 13:46编辑录入:Ligj 2021/12/13 8:02:26 137

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是以课程为主载体,强调挖掘各学科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思政元素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力求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课程”育人大格局。

在高等医学院校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对培养有本领有情怀有担当的人民群众健康守护者和医疗卫生事业接班人,具有深远意义。然而,目前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普遍存在开展不广、认识不足、教师育人能力偏弱、缺少有效推进路径和可借鉴经验等问题。笔者从理论来源、现实依据、行业要求、实现路径四个方面探讨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重大内涵和有效路径。

一、理论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课程思政育人观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从古至今,其中对寓教于课早有提倡,各个时代的文史著作中,对课程思政相关内涵都有深入阐述,特别是对“医乃仁术”、立德为先有重点的强调。

(一)教育课程始终贯彻予教于本功能。自古以来,学校、老师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必须依托课程、教材,才能获得很好的实现。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在《礼记•经解》中便对课程育人有所阐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意思就是说,人的很多品行是通过《诗》《书》《乐》《易》《礼》《春秋》等传授而习得。课程思政的实质就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另开一门课,而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实现全课程育人。

(二)教育过程始终围绕立德树人理念。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永恒主题,立德树人正是基于这三大问题,回答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早在春秋时期就将“立德”列为我国古代所谓“三不朽”之一,“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周纪》),强调学校教育要“以德为先”。“树人”最早出自先秦时期《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指出树人是一项长久之计,是教育永恒不变的责任。

(三)教育核心始终注重引导正确价值观形成。“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在《师说》中把“传道”放在了首位,在他看来“道”先于“术”,师者要以道驭术;对于学生而言,接受教育除了知识的传授与教导,价值观的养成更为重要。特别是医学生教育,晋代杨泉《物理论》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答理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宋代张杲《医说》中说:“凡为医者,须略通古今,粗守仁义。绝驰骛利名之心,专博施救援之志”;这些历代名家格言,都精辟论述了学医必须先立德修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现实依据: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导向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

(一)是新形势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当前,我们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点,机遇与挑战并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环境呈现更加多样复杂,单纯依靠思政课程已经很难适应思政工作的现实需要和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迫切需要深入挖掘各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发挥专业课的育人功能,推进“课程思政”实践,完善贯穿思政工作的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举措。课程思政建设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上对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新定位、新要求、新任务。高校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既具备深厚学科知识、精深技术技能,又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使命担当的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是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思政工作不仅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关键所在,更是统领大学各项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高校要按照“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根本要求,不断完善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着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三、行业要求: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医学意蕴

医学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人,既具有自然科学属性,又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的属性。课程思政建设正是医学院校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具备良好医德医风的医务工作者的必然路径。

(一)根植医学人文情怀。医学要求从业者在医疗活动中,实现对人生命的关注、情感需求的回应、心理活动的关照。“悬壶济世”“医者仁心”是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文化传承,医学院校要推行课程思政建设,从学生踏入医学殿堂第一步起,就进行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厚植医学人文情怀。

(二)培养医学职业道德。医德是医生的根本要求,《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制定的医学生职业素质目标就强调了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包括爱国守纪、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珍视生命关爱患者、具有社会责任感等。因此,高校要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将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育,引导医学生做德艺双馨的好医生。

三)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医学正在加快由“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促进健康为中心”转变,对医学生的知识结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有效加强了学生对以人为本、珍爱生命的理解,培养了医学生的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进而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实现路径: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

当前,国内部分高校陆续开展“课程思政”,并取得丰富的成果经验。如上海推出了《大国方略》、《创新中国》等一批“中国系列”课程,湖北省着力推进“五个思政”,开展“五级五类”调研和督查等。南方医科大学作为一所具有光荣军旅传承的医科大学,秉承军队优良传统,始终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和课程育人,近年来积极开展了系列课程思政综合改革和探索,着力推动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促进思政元素在课程教学中的有机融入。

(一)抓好顶层设计,建立课程思政长效机制。建立长效机制,是保障“课程思政”改革整体性和可持续性的关键点。南方医科大学自2014年系统推进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的“筑梦引航工程”;2016年在全国医药大学中率先实行书院制改革,构建“三全育人新体系”;2018年学校全面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着力构建了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并行,思政内容方式、课程方法、考核支撑三个体系并建,思政进教师头脑、进培养方案、进教学大纲、进课程教学目标、进课堂教学目标“五进入”的“2+3+5”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中心及各部门各司其职的课程思政工作格局,形成了思政教育融入教育、管理、服务各环节的良性运行机制。

(二)优化教师素养,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制订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计划,开展教师课程思政专项培训,帮助教师深入挖掘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并有效融入医学专业课堂教学各环节;通过举办课程思政教学比赛、评选师德标兵、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举措,以点带面,有效提升全体教师的育人能力,打造一支政治站位高、专业基础强的复合型师资队伍,为医学教学改革贯穿思政价值理念和践行医学人文精神主线提供有力保障。

(三)加强思路创新,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按照“加强顶层设计、抓好协同实施、强化考核评价、突出医学特色”的思路,统筹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南方医科大学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思政课建设和课程思政改革的实施意见》,规定校院两级领导上台讲课程思政、进入教室听课程思政、专题会议研究课程思政,深入学生体验课程思政。制定了《课程思政实施方案》,积极探索和改革“南医特色”课程思政体系建设。2020年,南方医科大学牵头成立了全国医药院校课程思政研究协作组,搭建了医学课程思政研究的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全方位持续推进医学课程思政改革。先后建成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项,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2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44项,入选首批广东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四)丰富第二课堂,打造全方位立体思政模式。高等医学院校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要遵循思政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除第一课堂教学外,还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借助多种资源载体,通过医学人文、特色活动、通识教育、社会实践等,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如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引导医学生了解中国在人类健康发展进步中的历史担当,学习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激发爱国情怀;通过向新冠肺炎抗疫先进典型学习等活动,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课堂、深入职业教育;通过举办新生入学宣誓、白大褂授予仪式,组织学生深入生命科学馆、中医药药圃研学体验等,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人文情怀;通过社区科普、健康义诊等活动,把思政教育搬到社会实践大课堂,加强医学生服务群众的意识;建设一批医学人文实践教育基地,优化医德育人校园软环境,发挥文化育德功能等。

课程思政改革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医学院校应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将课程思政融入医学教育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推动课程思政走深走实、行稳致远,引导医学生找准角色定位,树立正确价值取向,进一步明确职业责任,强化职业担当,培养更多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卓越医学人才,为“健康中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