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工作交流

现代社会家庭主流价值观的回归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2/4/29 8:39:01 3401

——评电视剧《儿女情更长》


央视热播的电视剧《儿女情更长》延续了十五年前《儿女情长》的温情和感动,折射了闪婚、丁克、再婚家庭等社会当下热点,用温暖的基调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和困惑,十分贴近观众,引发广泛共鸣。该剧在对的呼唤和坚守中,实现了对主流价值观的回归,体现出接地气、抒真情的良好品质。同时在表现手法和叙事方式方面体现出很强的时尚特色,实现了传统和现代的有机结合。是一次对现代社会家庭的出色展示,剧中对家庭伦理价值取向的强调具有现实意义,对如何经营具有指导意义。至少具有以下特点:
 
一、   反映社会转型期特征,体现对的重视。
家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伦理是中国传统伦理的出发点。中国人关于家、国的概念,家和万事兴等说法,都体现了对于的重视。《儿女情更长》写了一个姓家族的众多家庭,家长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有许多兄弟姐妹(三男三女),而由于计划生育的国策,第二代都是独生子女。剧本紧紧抓住中国家庭正由传统的家族型大家庭向独生子女小家庭过渡的特征,以及整个社会处于转型期的特征,来展开故事。剧中真实呈现出社会转型期中家庭的亲情现状。而戏里戏外的各种话题,比如夫妻关系、与晚辈的代沟、子女教育、价值观、伦理观和婚恋观的分歧,新与旧的冲撞等,无不折射了现实的社会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感。也是今天人们对家庭伦理的思索。
二、宣示时代在变,但是“家不能散的观念。
十五年前,《儿女情长》播出时,很多人被“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所驱使,整天忙忙碌碌,忙到父母生病了也没有时间去探望。可是如今,很多人金钱多了,房子大了,开上车了,但十五年前留下的问题并没有完美解决——亲情是不是可以被物质关怀替代。比如现在独居老人多,做子女的有多少懂得老人心理——期盼儿女能经常回家看看,在自己身边转转。
时代变了,家不能散。这句台词打动了许多人。随着家族式家庭模式慢慢淡出当下社会生活,一句家不能散或许也是最好的期许——修复家庭的亲情凝聚力,一方面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代价,另一方面这样的努力是否会过多干涉小家庭成员的独立选择和个性。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纠结和争论不能回避,让观众从荧屏里更多地看到生活中潜在的温情与希望。这也是观众的情感期待,现实中有多少纠结有多少无奈,但大家心底总有一块最温暖和柔软的核心部分。
三、坚持家庭守望,要多做好事的核心价值观。
剧中所有人物的命运,不仅仅属于艺术创作的范畴,同时也是如何面对现实命运的态度。坚持“好人一生平安”的信念,不仅是创作手法,更是坚持对人生的价值守望。当下,要呼唤好人的出现,要让好人活得开心,要让做好事做得理直气壮!《儿女情更长》让观众看到普通人的真实生存状态。全剧情节里没有设置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也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而是真实地表现最普通的市民生活,既有家长里短的味道,又不渲染庸俗媚俗的生活现象。没有刻意去渲染人性自私、邪恶、无情的一面,把家庭变成战场,把矛盾推向激化的那种场面。这个大家庭中,无论是年纪大的还是年轻人,都坚持相互帮助、互相鼓励、支持,做好事。当然,现实题材不能绕过生活中的家庭矛盾,但现实生活中同样也有温暖和柔软的因素。该剧的叙事的风格,从视角到语言,彰显出导演、编剧、演员的生活态度,是真实可信的。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四、演员表演到位,令人难忘。
主要演员的表演很自然,不加什么粉饰。奚美娟、张芝华等的表演,所呈现的人物的性格和状态非常贴近生活。比较好地处理了创作中迎合与引领,生活与艺术,集体与个体间的关系,讲究细节,引人入戏,不铺张但浪漫。此剧突出的不是表面的冲突,而是内心细腻的情感,很耐看、很亲切。它像一股清风,一杯清茶,静下心来慢慢品味,观众收获的触动很多。透过剧中童家人的喜怒哀乐,可以看到上海普通人家的真实生存状态。它如涓涓细流般娓娓道来,却在细细打磨中厚厚沉淀。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