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网络,你的大脑“很受伤”

来源:编辑录入:Ligj 2021/9/6 13:35:55 388

日前,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问题,制定管理措施,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今年7月20日发布的《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到1.83亿,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为94.9%,高于全国互联网普及率。未成年人触网的低龄化趋势更为明显,超过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报告》认为,部分未成年网民可能存在过度使用互联网的情况。数据显示,未成年网民工作日平均每天上网时长在2小时以上的为11.5%,节假日平均上网时长在5小时以上的为12.2%。

不断增长的数据背后,青少年过度用网、沉迷网络的问题凸显,而由此带来的健康风险更不容忽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倪端宇表示:“青少年正处于脑发育关键时期,长期沉溺于网络可能造成脑功能损害。”

长期沉迷网络或引发功能性脑病

北京市海淀区白女士的女儿聪聪(化名)从小就患有癫痫,近几年用药物控制治疗得很好,不久前,因癫痫复发被送往急诊。

“我们想着让孩子放松放松就同意她玩电脑,大约40分钟后,就听见孩子房间传来一声响,我们跑过去发现孩子已经晕倒在地。”白女士说,送医就诊发现,聪聪是由于受到频闪光和噪音刺激,局部神经细胞兴奋性增高,导致的癫痫发作。

“长时间受到电脑或手机屏幕的光线刺激,有可能诱发潜在的癫痫。”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功能神经调控实验室副主任医师卢健军说,“研究表明,癫痫发作是由大脑皮层异常兴奋引起的,其中由闪烁的光线刺激诱发的癫痫在临床上被称为‘光敏感性癫痫。’”

“我们病房的一些患儿,本来癫痫发作控制得很好,但因长时间无节制玩手机,导致复发的例子很常见。”倪端宇解释,“脑电图的正常波形主要有δ、θ、α和β波。β波是大脑皮层兴奋的表现,出现于睁眼视物或突然听到声音或思考问题时,高度兴奋时可出现高于30赫兹的γ节律。各种节律规律出现,是大脑正常调幅调律。青少年如果沉迷于网络,大脑将长时间处于紧张兴奋状态,β节律甚至γ节律长时间发放,就有可能调幅调律失调,出现功能性脑病。”

此外,有研究表明,过度沉迷网络同样会对青少年的脑可塑性产生影响。“脑可塑性是指脑有适应能力,即在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以适应现实的能力。年龄越小脑可塑性越强,特别是6岁之前,是大脑的神经发育和认知发育的关键期。青少年如果沉迷于网络,脑神经元之间的功能连接就强化在虚拟空间,现实交往的功能就自然削弱。”倪端宇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青少年因沉迷网络导致脑健康问题的案例不在少数。家住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的才女士就饱受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困扰。“我儿子目前上高中,长时间熬夜打游戏,孩子的身体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偏头疼、有时还会莫名的心悸胸闷。我还发现孩子处理问题偏激、情绪波动大,有性格孤僻的倾向,到医院检查后查出轻度抑郁症。”

卢健军告诉记者,青少年沉迷网络,开始是精神依赖,渴望上网“遨游”,随后会发展为躯体依赖,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还会使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严重紊乱,导致失眠、紧张性头痛,甚至会出现幻觉和妄想。

成都医学院心理学院四川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杨奇伟介绍,沉迷网络会影响青少年大脑的眶额回、伏隔核、纹状体等奖赏相关脑区的正常功能,对相应的奖赏信息处理存在异常。这些脑功能损伤会导致青少年高度关注网络游戏、短视频等网络情景,而对正常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社会交往等适应性行为漠不关心。

“人类前额叶高度发达,是我们自我调节、控制的神经基础,也是多巴胺神经环路的重要结构之一。研究发现,沉迷网络者前额叶与海马体和楔前叶的功能连接减弱,提示前额叶对学习记忆的调控作用减弱,导致其认知功能受损。脑成像研究还揭示,沉迷网络青少年的扣带回灰质密度低于常人,大脑的扣带回部位是我们监控认知冲突的重要部位,其灰质密度下降与其自我行为监控能力减弱相对应。”杨奇伟补充道。

“再玩一会儿”的背后不可忽视

“起床,打开手机短视频App,手指不停刷动,一条接一条,吃饭时刷,空闲时刷,睡觉前也在刷......”这是山东省枣庄市15岁的小蕊(化名)暑期日常。

“一天到晚就这样,像着了迷一样,经常到了半夜还是拿着手机看,有时吃饭都叫不动。”小蕊妈妈廉女士坦言,虽然也劝说过,但得到的答复常是“再玩一会儿”。

“网络沉迷高发人群多为12至18岁的青少年,以男性居多。一方面他们的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理解判断力差,自控能力也比较差;另一方面他们处于青春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寻求刺激、惊险和浪漫,以满足这个阶段的人生需求。”卢健军说。

杨奇伟表示,生物生存适应的关键任务是趋利避害,而多巴胺能奖赏通路是生物趋利避害的神经基础,人类也是借助于这个奖赏通路,在完成适应性行为的过程中,感受到身心愉悦。但人类的奖赏通路也可能会被误用于追逐纯粹享乐的短视行为中,如物质或网络依赖等行为。这些行为会快速激活多巴胺能奖赏通路,使人能快速体验到兴奋和愉悦,并不断推高多巴胺能奖赏通路的激活阈限。“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快速发育阶段,其大脑奖赏系统对网络的新奇刺激更为敏感。同时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脑区发育还未成熟,自控能力较差,无法合理控制上网时间,导致其成绩倒退、人际关系淡漠。这些结果给他们又造成巨大压力,使他们更需要借助网络来逃避现实生活,从而造成恶性循环。”

此外,相较于成年人,设计越来越精美的网络游戏、精准推送的短视频、不断更新迭代的社交软件,让青少年更易陷入其中。

“网络游戏或短视频的开发,要达到吸引更多青少年使用者的商业目的,必然要利用人类成瘾性机制。”杨奇伟认为,多巴胺能奖赏通路是为我们进行各种行为活动提供动力的神经基础,沉迷网络行为形成的过程正是借助这个奖赏通路。开发者借助于青少年所喜爱的方式激活多巴胺能奖赏通路,如游戏过程中的成就感,短视频中的新奇感等。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耿德勤则以Facebook为例解释,未读信息显示为小红点最初是Facebook设计的,而按照设想那个点本来应是蓝色的,更符合Facebook的整体色系,但最后其选择了红色,一种更激烈的触发性的颜色。“主要动机够强烈,任务足够简单,这种设计出来的触发机制就会迅速引发行为的发生。”

“对于青少年个体来说,沉迷网络还受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个体人格特质的影响。”杨奇伟说,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沉迷网络产生重要影响的是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让青少年感觉自己是被接纳的,是保护性因素;而家庭中长期的亲子冲突会使青少年感知到自己受到排斥,是危险性因素。学校环境中,学业成绩、师生和同伴关系会成为青少年的重要压力来源,当个体感觉难以应对这些压力时,更易采取以沉溺网络的方式来逃避现实。个体人格特质也会产生影响,消极情绪主导以及情绪不稳定的青少年更易沉迷网络。

耿德勤认为,人际交往困难、缺乏社会支持同样会导致青少年沉迷网络。“有实证研究表明父母和子女的矛盾、与母亲分离等因素,显著地与沉迷网络行为成正相关。相反,保护性措施,如子女与父母交流的质量,以及积极的青春期发展,能有效降低沉迷网络的风险。”

早干预早治疗,给予孩子足够关注

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中,游戏障碍被归入精神疾病的范畴。同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数据显示,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的发病率是6%,我国的发病率已接近10%。

一旦青少年过度沉迷网络,进而引发严重健康问题,该如何应对?卢健军提醒,要早干预、早治疗,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如有相关症状出现,家长要引导限定上网时间,并采用心理治疗、行为认知治疗、生物物理治疗、饮食治疗等综合干预方法。对于情况较严重,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应该在心理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

“现阶段主要的治疗方法有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杨奇伟表示,行为疗法是从条件反射理论衍生的治疗方法,对于治疗尤为有效。基于条件反射的规律,该方法通过网络情景和厌恶刺激反复结合,试图使患者达到对网络情景的厌恶,在患者减少上网行为时,治疗师要及时给予奖励,由此达到戒除行为与奖励之间的联结。而认知疗法主要适用于有一定自控能力的患者。该方法针对不同个体的知识体系、认知能力,通过科学事实或具体生动的案例,使患者认识到沉迷网络对个人身心的危害,从而建立更加健康、适应性的信念和认知。“从神经生理角度提高前额叶的抑制控制也成为近年的一个焦点。实时功能核磁共振神经反馈技术也被应用于治疗中,它可以控制患者的渴求,调节与抑制控制功能有关的脑区激活和相关行为表现。”

“一位13岁男孩,每天除了上课,都在玩游戏,情况持续了有半年。男孩的父母平时工作忙,对孩子疏于照顾,孩子的自律性又没那么高,时间久了,‘游戏上瘾’就发生了。沟通后,孩子每天逐渐缩短玩游戏时间,并请家长尽量多的陪伴孩子,周末带孩子去户外游玩。”耿德勤谈到曾经治疗的一个病例时表示,“经过大约半年的调整,家长反馈,孩子的情况有了明显改善。所以解决沉迷网络的问题,绝不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预防往往比治疗更为重要。”卢健军建议家长,要注意孩子的上网行为,每天要有足够的时间与青少年进行现实交流,给予心理上的满足。同时在电脑及手机上可以设置管理模式,减少孩子受到网络上不当信息的影响。

杨奇伟认为,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家庭方面,家长应着力构建和睦的亲子关系,及时与孩子真诚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帮助其解决现实中的困难;培养孩子除上网以外的其他爱好,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学校方面,学校可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设立心理健康热线,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业和同伴压力,培养其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激发学生自我激励的力量,强化自我成长的内在动机。社会方面,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社会环境尤其是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加强对网络的信息监控和过滤。”

“青少年自身也要正确认识网络,多参加户外活动,积极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融入现实人际交往。当出现网络诱惑时,要及时抵制,提醒自己转移对网络的注意力。”倪端宇说。(记者 姚昆 通讯员 宋鸿兵)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