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双蛋白工程,植物肉或成营养新力量
来源:光明网2021-05-25 11:13编辑录入:Ligj 2021/7/16 9:50:49 226
近期,由影视明星关晓彤发布的一条吃播视频引发争议,将“植物蛋白肉”这个新兴食品品类带进公众视野,一场关于“植物肉”的讨论就此展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动物性蛋白逐渐成为人们营养摄入的主要来源。面对“植物肉”这种新兴食品领域,其是否对身体具有营养价值,引起了公众的热议。
植物肉≠人造肉,主成分为植物蛋白
近几年,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生活的追求,人造素食、人造肉等食品被广为熟知,但对于植物肉与人造肉的区分,确并不明朗。据时代财经5月20日对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顾中一的采访中谈到:“目前市场上的人造肉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大豆等植物蛋白加工成食物,模拟肉的口感(植物肉);另一种则是从动物身上提取细胞组织,进行细胞培育后加工成肉块。前一种为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人造肉产品,后者因费用高昂,应用较少。”
其实,植物肉是一种是将大豆等植物蛋白加工成的食物,主要以大豆、豌豆、小麦等植物中提取的植物蛋白为原料,再经过加热、挤压、冷却、定型等一系列步骤,使其具备动物肉制品的质地和口感,其富含的植物蛋白是人体所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动物蛋白相比,植物蛋白有更多健康益处,包括降低心血管病、2型糖尿病和某些肿瘤的风险等。牛奶蛋白有控制体重和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而大豆分离蛋白与牛奶蛋白相比,降血脂作用更明显(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都能降);大豆蛋白还有降血压、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体内炎症反应水平等的作用。
顾中一同时表示: “相比普通肉类,植物肉的常见营养成分可能更有优势,比如某些产品的胆固醇会很少,Ω-3系脂肪酸和蛋白质更多。而单看关晓彤此次吃播中的植爱生活麻辣水饺,顾中一认为,它宣传的是高蛋白、零胆固醇、低饱和脂肪是没有问题的。”
蛋白资源紧缺,我国启动双蛋白工程项目
目前,蛋白质资源紧缺已成为世界性的难题。解决我国营养、安全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以植物性蛋白为突破口,提高现有蛋白质资源的利用率,积极发掘与利用新的蛋白资源,是缓解我国蛋白质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多个国家和地区逐渐加强了对大豆蛋白、大豆分离蛋白、乳清蛋白的相关研究,混合蛋白产品也己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近年来,我国重视食物营养健康产业,提出加大双蛋白食物及强化双蛋白工程等重大项目实施力度。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中指出,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着力发展保健食品、营养强化食品、双蛋白食物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并且强化双蛋白工程等重大项目实施力度。以优质动物、植物蛋白为主要营养基料,加大力度创新基础研究与加工技术工艺,开展双蛋白工程重点产品的转化推广。
放眼全球,在蛋白食品的研究方面,欧美市场已纷纷推出大豆蛋白和牛奶蛋白相结合的相关产品,并将大豆蛋白用于冰淇淋、巧克力以及婴儿食品等制品;葡萄牙推出大豆蛋白与牛奶蛋白各占 50% 的蛋白奶,蛋白质含量约为 3.2%;在日本、韩国等国家,具有保健功能的大豆酸奶十分流行;巴西的生产企业以全脂大豆粉和脱脂奶粉为原料,经发酵制成含乳酸活性菌的固体饮料,畅销市场。
消费认知需培养,中国市场前景巨大
根据市场研究咨询机构英敏特的数据,到2023年,中国人造肉市场规将达到130亿美元的规模。根据英敏特食品与饮料研究分析师 俞文在中国国际电视台发表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72%的受访者希望看到更多的植物性肉类,67%的受访者同意植物性肉类可以有和动物性肉类一样的口感。这反映了消费者对肉类替代品的丰富兴趣,我们认为只要消费者认为它在价格和便利性方面是一项公平的交易,就会有动力去尝试。”
目前世界范围内素食主义者达4亿人,弹性素食主义者更是数倍于纯素食人数,消费者减少肉类消费以及对于美味健康饮食的需求推动了植物蛋白肉市场的快速发展。消费者需求和过去几年的积极接受表明,植物肉不仅会继续存在,而且可以帮助重塑农业食品行业,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健康和更可持续的肉类替代品的更多一种选择。
近年来,中国植物肉产业的增长率在过去五年中一直稳定在13.5%至15.5%,远高于GDP增长率。The Good Food Institute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植物肉产业的市场规模约为70亿元,过去五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在14%左右,保持快速增长。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我国肉类产量明显下降,而植物肉市场规模仍然保持原来的增长趋势,并未明显的表现出替代作用,主要可能是由植物肉市场渗透率较低、口感、价格等多方面因素导致。
纵观市场,国内植物肉市场仍属于一个初级与起步阶段,但毫无疑问将是下一个新风口、新赛道。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