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工作交流

当科学被“品头论足”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0-06-11 09:59编辑录入:Ligj 2020/12/18 15:18:26 203

疫情中公众对科学的认知、态度和评价这个调查结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九成以上的受访对象相信科学家提供的信息,近八成的人认为中国“会最先研制出有效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这一“高大上”的公众形象,是否真的符合科学的规律?

科学认知具有渐进性,科学家具有易错性,只有在不断试错、纠错的过程中,科学家才可能不断深化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因此,人们既不应该脱离实际对科学的进步速度期待过高,也不能因为科学家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知出现了一些偏差,或者疫苗和药品的研制进度与疗效不尽如人意,就低估甚至诋毁科学家。

在互联网问世之前,科学家获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一般只在科学共同体内部交流,只有当这些最新研究成果付诸应用之后,它才会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但信息时代颠覆了这一逻辑。

今天,科学家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公众可以随时在线查阅,以致很多网民或主动或被动地卷入到了他们不甚熟悉的科学领域的讨论之中。

科学研究是基于事实判断的,而公众的意见表达往往是基于价值判断的,当科学家的事实描述不符合部分公众的价值预期时,发表这些成果的科学家就很容易受到公众的攻击。

如果某项研究出现了一些科学认知偏差,而这项研究又不甚符合公众的价值预期,那么从事这项研究的科学家将会承受更为严重的社会压力。

可以说,基于个人好恶甚至情绪而不是学理本身的一些科学争论,正在对科学家群体和科学文化的发展造成伤害。

在互联网时代,网民的特点是,一方面喜欢追星与造神,另一方面又喜欢批评与谩骂。

追星与造神会使部分明星科学家的自我认知出现偏差,当这些明星科学家被民众封神、成为难以被挑战的科学权威之后,科学的发展就很容易被带入歧途。

批评与谩骂会使很多科学家在开展研究时越来越关注公众的感受和价值判断而非事实本身,以致在探索真理,尤其是在质疑权威的过程中瞻前顾后。

显然,这两种趋势都会进一步扩大科学认知的偏差,也都不利于科学文化的建设。

科学是容错的,科学是进步的,科学也是专业的。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中国科学家更有必要直面科学研究的局限性、科学认知的渐进性和科学知识的情境性,支持在科学共同体内部建立平等对话与合作交流的纠错机制,防止被互联网思潮所裹挟。

同时,互联网也不是洪水猛兽,它在给科学家的成果发表带来压力的同时,也为科学家主动与公众沟通、增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提供了便利。因此,科学家有必要关注新媒体的发展,学会运用新媒体主动向公众传播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

对公众而言,不应该随意对自己不熟悉的科研结论品头论足,舆论不能过分迁就民众的反智情绪,全社会都有必要对那些公开谩骂攻讦科学家的非理性行为予以抵制。

(作者周程 系中国科协—北京大学科学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本报记者胡珉琦根据其在第二届中国科学文化论坛上的报告采访整理)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