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文章-时政讲坛

以伟大抗疫精神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思维变革

来源:2020-12-14 10:23:48 南方日报编辑录入:Ligj 2020/12/14 14:56:29 149

孟源北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挑战,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提高发展质量。”高质量发展是一场关系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更是一场思维观念的深刻变革。如果长期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形成的思想观念、惯性思维、路径依赖等没有根本改变,就难以适应甚至阻碍高质量发展。因此,“十四五”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特别需要凸显伟大抗疫精神所蕴含的思维指向,使发展更好对接民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紧扣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盯解决突出问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加快实现“人民性”思维对“经济性”思维的变革

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及时关闭离汉离鄂通道、经济社会发展不少方面一度按下“暂停键”,如果仅仅考虑经济发展,很难想象能够具有如此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果敢的历史担当。这无疑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最好诠释。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无论是在与各种风险挑战的斗争中,还是在推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使人的生命、人的价值、人的尊严都能得到极大尊重和悉心呵护。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敢于冲破头脑中或已固化的GDP思维惯性,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加快实现“系统化”思维对“单一化”思维的变革

高质量发展不是单纯追求经济总量、经济增速,而是更加重视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均衡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加公平的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实现改革和发展的高效联动,使改革更好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构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长期协调机制。”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防控工作已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我们必须统筹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辩证认识和把握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系统观念出发加强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研究谋划,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加快实现“信息型”思维对“物质型”思维的变革

高质量发展,就是要从“重视数量”转向“提升质量”,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传统发展主要是在数量、规模、要素上做文章,这一发展模式的主导思维是“物质型”的。随着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应用的日益广泛并在发展战略上占据主导性地位,特别是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人工智能、5G等新时代技术革命大大改变了社会发展节奏,正在将人类带入一种崭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信息型”思维也因此成为发展的主导性思维。不管愿意与否,高质量发展的思维方式都必须加速超越以物质、数量和要素为主导的思维方式,与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式相适应。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要求我们必须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增长引擎,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思维方式变革既是深刻的认识论,也是重要的实践论和方法论,更是统筹疫情防控工作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既要突破传统思维方式的禁锢,又要体现责任担当、提振精神状态,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和胸怀,克服落后思维的掣肘,积极主动研究和提出改革创新举措,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作者系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研究员,广州市党建研究基地主任)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