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文章-时政讲坛

道德不需要涵养吗(人民论坛)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2/4/9 9:49:06 664

来源:《 人民日报 》( 2012年04月09日   04 版)

——关于雷锋时代化的思考之四

杜耀峰

       从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持续了半个世纪的学习活动,为何总能引发共鸣?涵养道德为什么成为一种国家行为?

  在许多人印象中,道德行为往往属于个体选择,对道德的评价也主要系于社会舆论。然而,倘若就此认为道德是“自生自灭”的产物,甚至排斥对道德的倡导涵养,不仅是对道德认识的简单化,也忽略了国家在道德构建方面的责任。

  雷锋曾在日记中写道:“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道德观念形成是社会建构的过程。一方面,个体的道德实践任何时候都是构建道德共同体的重要基石;另一方面,在营造健康向上的道德环境方面,国家和社会对道德的涵养同样不可或缺。古今中外,一些仁人志士之所以光耀千秋,一些崇高品质之所以成为主流价值,道德榜样之所以能够坚定人们的向善信念,就在于道德这一“公共资源”得到了国家的涵养、社会的呵护。

  亚里士多德曾把德性分为两类:理智的和伦理的。理智德性大多数是由教导而生成、培养起来的,伦理德性则是由风俗习惯熏陶出来的。事实上,无论哪种德性的涵养,都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的积极作为。试想,在一个社会里,当见义勇为者得不到帮助、诚实守信者频频吃亏、爱心捐款反被贪污挪用、举报腐败却被打击报复,道德义举屡屡碰壁,“英雄流血又流泪”,“道德风险”使人望而却步,个体从善的信心如何提升?道德的吸引力又从何谈起?

  相比雷锋生活的时代,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社会生活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也面临着比雷锋当年更为复杂的道德课题。从理念单一到价值多元,从“单位人”到“社会人”,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身处深刻转型的社会,如何遏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面对市场经济的浪潮,如何重新定位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创造人生价值、体现生命意义?在这个意义上,今天我们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就是在彰显一种国家对待道德的积极态度,是新时期对“道德滑坡”焦虑的有力回应,也是对“道德选择”困惑的主动引导。

  我们常说,道德不能单打独斗。道德的涵养需要个人、社会和国家的积极作为。就学雷锋活动来说,只有打消扶起跌倒老人惹上官司的犹疑,消除爱心捐赠恐被挪作他用的焦虑,使扶危济困、助人为乐者的合法权益时刻得到保障,让不择手段、非法牟利者的行为受到严惩,社会的道德水源才能得到涵养;只有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以共产党人的先进觉悟身体力行,更加自觉地追随雷锋的脚步,争当价值标杆、发挥示范作用,国家的道德基石才能坚实稳固。

  人无常心,习以成性;国无常俗,教则移风。一个强大的国家,一个良好的社会,不仅应向全体成员提供公平的环境、公正的秩序,还应对其成员进行道德引导和精神塑造。以榜样的力量扶正祛邪,以制度的威力惩恶扬善,相信亿万民众焕发的道德热情,定能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支持性资源”。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