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工委简介-信息之窗

在奋斗中谱写青春之歌——“2020年同济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剪影

来源:同济快讯 2020-05-07日编辑录入:OY编辑录入: 2020/5/8 14:12:00 226

   他们是疫情发生后奔赴一线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用专业的医疗救护、单薄的血肉之躯构筑起病毒与生命之间的第一道防线;

他们是立德树人的模范教师,身正为师,学高为范,带领学子奋斗,不负韶华;

他们是热爱科学、攀登学术高峰的年轻科学家,为祖国科研力量的崛起燃烧如火青春;

他是朝气蓬勃的一线辅导员,她是扎实苦干的基层工作者,他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子,他们用自己的奋斗诠释爱国情操、同济精神,他们是新时代的青年楷模。

日前,“2020年同济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活动结果揭晓,共有15位优秀青年获此殊荣。

最美逆行,用专业和爱心筑起人民生命防线

      在雷神山医院C3病区,有这样一位多面手,他是院内感染防控方面的“找茬专家”是病区里的读片达人,是医疗组里的学习委员,是年轻队员的定心丸,也是关注质量和服务的有心人。他就是附属杨浦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汪志方。长期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工作的他,在此次疫情暴发之时,第一时间就报名参加援鄂医疗队,担任杨浦医院援鄂医疗青年突击队队长和雷神山C3病区医疗组副组长,始终冲在一线,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应对灾难,七分平时,三分战时。作为附属东方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中唯一的药师,黄国鑫特别明白这个道理。七分的平时里,他脚踏实地,刻苦专研;三分的战时里,他敢打敢拼,勇于冲锋。24日,应国家卫健委派遣,他准备了4吨药品出发驰援武汉。在方舱医院里,他主动承担了建设方舱药房的责任,将混乱的药房整理得井井有条,设立独立药品区域。由于药师人数不足,他们每个班是12小时,比医护6小时一班多出一倍。受同济大学团委和附属东方医院团委所邀,他在方舱医院移动指挥部主持开展了一场特别主题团课,约20万青年学子在线听课,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程克斌是附属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他参加过援滇医疗,经历过抗击甲流,热衷于各大义诊公益活动。除夕前一天,他瞒着家人报名参加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除夕当夜奔赴武汉,在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室工作并担任第三组副组长。身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900多度的近视眼镜外再加护目镜,汗水雾气模糊了他的双眼。他不顾个人安危,凑到患者床头,抵近呼吸机、心电监护显示屏调整参数,为患者做治疗。在金银潭医院工作的67个日日夜夜,他虽然小病不断,不时感冒、腹泻,但从未请过假,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还积极收集临床资料,发表《普通型和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患者463例临床特征分析》论文。

拥有19年扎实呼吸重症临床经验,她义无反顾地在除夕之夜出发奔赴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室救死扶伤,舍身忘我地投入到重症患者的护理中,抢救重症个案20余次。她是许虹,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带组护士。面对各类疑难插管,她驾轻就熟;面对低年资护士的恐惧与紧张,她成为知心姐姐;面对患者的焦虑恐慌情绪,她担任起心理治疗师的角色;她还担任小组长,参与物资分配。援鄂期间她哮喘发作,皮肤过敏,靠药物控制,坚持奋战在抗战场一线。

她叫惠蔚,现任附属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ICU护士长。她跟随上海市第一批医疗队大年夜出征武汉,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铿锵坚定地回答——“有国才有家” 。有着18年护理工作生涯的她,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北三病区工作。在完成危重症患者护理的同时,为实现队内零感染的目标,每次组员进病房前,她都要对每位组员防护服穿戴情况进行检查,不放过一丝漏洞。在病人发生病情变化需要紧急插管时,她第一时间进行物品准备,协助医生进行插管等抢救工作,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教书育人,科学攻坚,各自精彩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除了一线医护、最美逆行者,科研战线上也处处活跃着青年科学家们奋斗的身影。左为是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多年来专业从事基于干细胞技术的再生医学研究,曾发明了人体多个器官的干细胞体外扩增和体内移植技术,成功完成全球首例肺脏再生临床试验,成功研发两项肺干细胞一类新药并被国家药监局受理。在此次新冠疫情蔓延之际,他率先发布了鉴定病毒受体ACE2分布的单细胞测序研究论文,揭示了病毒感染人体机制。同时,他带领开发了两个针对新冠肺炎的细胞干新药,将以往的干细胞治疗肺脏疾病的研发和资源投入到这场战役中,帮助患者和各国机构共同抗击新冠肺炎。

鲁正是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从事工程结构抗震研究。自2011年留校任教以来,他以“立德树人”为第一要务,连续9年担任本科生班主任,指导百余名本科生各类创新项目,指导的本科生获得国家特等奖。他主持建设2项上海市教改项目,建设1门国家精品课程。他致力于结构振动控制研究,曾主持1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7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7项,在框架结构采用颗粒阻尼减振技术方面,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

近年来,我校英语专业改革在全国外语教学改革中独树一帜,其中凝聚着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黄立鹤的重要贡献。他在英语教育改革中创新性地开展课程思政体系化建设,提升学生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打造对外话语传播人才。他创造性地将讲述中国故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英语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与国际比较”。面对全球老龄化日益严重的现实,黄立鹤带领团队率先成立我国首家主攻该领域的研究机构“同济大学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是老年语言学领域的青年领军者。他带领学生服务上海老年人认知障碍筛查与康复近2000人次,获市级奖项,并受主流媒体关注。

陈杰是一名海归博士后研究人员,2015年归国任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他在纳米尺度热传导等方面取得了国际瞩目的研究成果。作为党支部书记,他尽职尽责开展各项党组织活动,积极主动地开展党建工作,已发展包括海归高层次引进人才在内的教师党员2名、学生党员21名。作为导师,他言传身教,通过前沿科学问题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且创造机会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

还有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朱兴一,她热爱党的事业,在任支部书记期间,推行“职能部门-科研机构-设计单位-学生支部相结合的阶梯式共建,其成效曾获《学习强国》报道。她注重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领航计划特色改革领航团队——交通创新实践负责人,近五年指导本科生创新竞赛15项,获上海市级赛银奖等。她从事智能化功能性路面研究,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成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心怀担当,在奉献中成就自我

她是设计创意学院2009年成立以来招聘的第一名管理岗教师,她见证了学院从初创走到亚洲第一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她以创业者的开拓精神投入其中,她就是设计创意学院办公室主任徐云霞老师。她是学院的大管家,是外事主管,是合作大使,是新媒体工作者……身兼数职,她基本上是每天10小时在岗,24小时在线,她用自己的敬业和专业,身体力行地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同样是管理岗老师,宣传思想工作战线上有一名政治性、业务性双强的坚强战士,她就是宣传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主任科员喻娟。她踏实肯干,责任心强,想方设法做好学校新闻报道的采写、学校主页和中英文网站的编辑及学校舆情的搜集和研判工作等,为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营造了良好氛围。她连续4年获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奖一等奖,连续3年在学校年度考核中获评为优秀,入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疫情发生后,她虽然滞留湖北老家,但是克服困难,处于应急工作状态,奋战在学校新闻舆论“战场”。

还有教师工作部办公室副主管徐洁老师,同样不缺乏年轻同志的闯劲儿,她工作主动认真,注重理论学习,配合领导建章立制,做好各项教师思政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疫情防控期间,她以一名中共党员的责任担当,积极响应,做好教工动态信息前期排摸和专班宣传报送。

追求卓越,书写青春华章

 

辅导员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在汽车学院,有这样一位跟学生打成一片的辅导员。他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用全媒体工作思路引领学子成长。他是同济最早开辟公众号和网络电台的辅导员,工作6年来,共累计发送原创网文200余篇、电台节目350余篇,是学生心中的正能量传播者。他就是汽车学院辅导员曹卢老师。他注重提升理论研究,先后参与教育部、上海市、同济大学相关思政课题7项,发表思想政治教育类论文。2018年,他结合自身工作出版个人专著《也许事实不是那样》,成功入选同济大学2019年网络名师培育计划,今年,第二本著作《少年,醒一醒》也在出版酝酿中。他还曾荣获同济大学本科生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同济大学育才奖二等奖、同济大学优秀思政工作者等荣誉。

15名获奖者中,杨冰是唯一的在校研究生。他的青春经历之丰富多彩令很多同龄人艳羡。他曾是一名解放军战士,被选拔至黎巴嫩执行维和任务,展示出中国维和军人的良好形象。他热衷公益,累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五十余学时。他曾任职吉他协会乐队部长,随学院足球队征战屡获名次。重返校园后,他任班长,并被选为入党积极分子。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他曾向武汉捐款六百余元,后来筹划组织向家乡所在街道捐赠生活用品共计1485000余斤物质。他志愿服务于家乡山东省滨城市市西街道疫情防控舆情宣传专班,累计在岗400余小时,累计拍摄编辑各类素材4.08G,在各级报刊媒体发表稿件二十余篇。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