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建设-参考资料

在科学发展实践中实现上海新跨越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2/4/1 10:36:02 864

来源:文汇报 2012年4月1日 第一版

——来自浦江两岸的报告

新华社记者 慎海雄 徐寿松 陈二厚

  上海在变。
  这个开埠160多年、以引领潮流著称的城市,几经变迁。
  在改革发展的新时代,又一轮有如脱胎换骨般的巨变,引人注目——
  继4年前告别延续16年的两位数增长后,去年,上海GDP增速仅8.2%,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二——上海变“慢”了。
  “上海制造”的“老大”地位正被“上海服务”所取代,第三产业就业逾50%,增加值占经济总量近60%,贡献的地方财政收入超70%——上海变“轻”了。
  每平方公里工业土地上,2005年产出49亿元;2011年,同样的土地,抠出60多亿元。经济质量和效益不断攀升——上海变“活”了。
  速度、结构、效益之变,源于上海正在开启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新篇,折射出上海努力寻求发展新优势、提升全球竞争力的雄心壮志。
  “科学发展决定着上海在全国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着上海人民的生活安康,决定着上海的未来。我们应该用破釜沉舟、义无反顾的决心和勇气顽强推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说。
  
在世情国情和自身发展阶段的交汇点上 上海——选择转型
  尽管还是初春,位于长江口的横沙岛已是泥融飞燕,沙暖翔鸥。这个通江达海的河口冲积岛,被联合国官员誉为罕见的城市发展空间。若是上马大进大出的重化工业,条件极为优越,经济体量可以迅速做大。但,至今它仍是一片处女地。
  面积不过6000多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已达3631人/平方公里的上海,难道不缺地?
  2011年,上海信贷增速比全国低5.4个百分点。即便是国家投入4万亿元应对危机的2009年,上海的信贷规模也没有明显增大,增速更是低于全国10个点以上。
  万商云集、通联内外的上海,难道不缺钱?
  土地与资金,是投资驱动型经济最不可或缺的要素。对此“利器”,上海为何守而不用,主动调低经济增速?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历30余年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以1.9万亿元居世界大城市第11位的上海,在率先发展中,也最先遇到资源环境瓶颈、体制机制障碍、社会矛盾凸显等一系列难题。
  土地越来越稀缺。上海建设用地占比已高达42%,而世界主要城市一般30%。再铺摊子,城市难以宜居,也难以为继。
  投入产出效益逐年下降。每新增1亿元投资所增加的GDP,从“十五”的4.3亿元下降到“十一五”的3.2亿元。随着大规模城市基建告一段落,上海大建设、大投入的年代,一去不复返。
  环境承载极限日益逼近。这两年,即使投资几近零增长,年投资额仍达5000余亿元,高强度投资加剧环境压力。而要完成单产能耗五年下降15%的目标,不调结构,已无它途。
  上海的经济发展到了一个转折点。“约束条件越来越突出。”在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振华看来,这是上海在新起点上呈现的阶段性特征。
  自身发展的内在矛盾日趋凸显,金融危机后外部经济环境愈加复杂多变。多重挑战下,上海该选择怎样的发展路径?
  “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求得快速发展,绝不能以积累社会矛盾为代价求得快速发展,绝不能以增加历史欠账为代价求得快速发展!”——面对深刻变化的世情国情,审视自身的发展阶段,上海凝聚起清醒的科学发展共识。
  这份共识,源于对中央决策和国家战略的积极践行——从中国国情和上海实际出发,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地指出,上海要率先转变发展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
  这份共识,源于对自身发展阶段的深刻认识——上海市委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王战清楚地记得,在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上,市委明确提出,上海发展到现阶段,必须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更加注重优化发展途径,更加注重丰富发展内涵,更加注重增强发展动力。要痛下决心,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结构。
  这份共识,指引出一条更加清晰的发展路径——2010年,世博会还在举办之时,一场关于发展路径的谋划同步推进。在世博闭幕后第八天,上海市委九届十三次全会召开,“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思路确立:不受旧有路径束缚,在深化结构中促转型;不为任何风险所惧,在改革创新中促转型;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在扩大开放中促转型;着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改善民生中促转型。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道路,充满各种风险挑战,是上海必须面对的又一个历史性考验。”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说,“上海必须做先行者。”
  想率先、敢率先、能率先,坚定、清醒、敢于作为。瞄准转型目标的上海,毅然出发。
  
在取与舍、转与变的创新实践中,上海——加快转型
  “从2011年起,上海已进入全面转型的新阶段。”周振华判断,“一些可喜的迹象已经显现。”
  这是彰显质量效益和结构优化导向的转型——在上海的时尚地标新天地周边,有一幢叫“企业天地”的办公楼宇,建筑空间不过7万多平方米,每年创造的税收高达22亿元。如此高含金量的产出,靠什么?
  “靠的是对索尼中国、普华永道等高端服务企业的吸引。”谈起现代服务业的集聚,黄浦区区长周伟如数家珍。在黄浦,税收过亿元的楼宇有45幢,税收过亿元的企业有62家。
  传统产业的蜕变更显出转型活力。纺织,曾是上海的母亲工业,而今变身科技与时尚结合的现代产业。“80%以上的收入来自设计营销等现代服务业,制造业中80%以上是高技术含量的产业用纺织品。”上海纺织集团董事长席时平说,“传统纺织概念早已被创新。”
  效益体现在经济增速放缓之时。2011年,上海以占全国0.07%的土地、1.7%的固定资产投资,贡献了全国逾7%的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0%,失业率没上升。
  这是彰显环境保护和宜居导向的转型——“说是‘大上海’,其实在国内四大直辖市中面积最小。含崇明岛在内,连北京的一半都不到。”上海市社科院常务副院长左学金指出。
  正是看到了这种窘迫性,上海在环保方面实行“刚性指标、铁的纪律”。“十一五”期间,全市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27.7%和30.2%,双双居全国前列。2011年,国家对污染物减排指标增至四项,上海自我加压,再增加控制总磷和挥发性有机物两项指标。
  “今年,上海启动第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将PM2.5防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说,通过加大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力度,上海正由“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控制”,来实现环境改善。
  这是彰显民生优先导向的转型——今年4月1日起,上海市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分别调整为每人每月570元和430元。这是1993年上海建立低保制度以来,调整金额最多的一次。同日起,上海的最低工资标准也从1280元调整为1450元。“从扣除社保后的净收入角度讲,这个水平全国最高。”上海市人社局局长周海洋说。
  目前,上海的廉租房已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经济适用房连续3次放宽准入标准,已覆盖家庭人均收入5000元以下的范围;公租房试点项目也已启动,还有800万平方米的旧区改造加紧推进。
  这是彰显市场化国际化导向的转型——围绕国际金融和航运中心建设,上海的城市功能逐步升级。金融中心建设要素齐聚。2011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逾400万亿元,现代金融市场体系日臻完善。航运中心建设“软硬兼施”。不仅集装箱吞吐量再创3174万标箱的世界纪录,软环境体系也不断健全:包括期货保税交割等一系列与国际接轨的制度措施,已在洋山保税港区启动。
  今天,大量的“上海制造”在走着调整、转型之路。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两头在沪”企业——制造在外地,研发和销售两头在上海。也催生出一个统计上还没的2.5产业:介于二产和三产之间,融合制造和服务。
  一系列转型手笔背后,是取与舍、转与变的创新实践。从三类制造业的取舍中,可以一窥上海坚持转型的取向。
  能够产生效益,但受资源、环境约束大的项目,如钢铁、石化,增量坚决不做。暂时没有效益,但前景很好的项目,坚持去做。像正在建设中的大飞机项目,最快也要到2016年才能投放市场。中国商飞的总部、研发中心和总装中心相继落户浦东,以成为世界级民航产业基地为目标。
  对GDP和税收拉动效应不大,但体现上海地位、影响力和引领作用,贯彻国家战略的项目,一定要做。集成电路一直是中国IT产业的软肋,上海加紧突破。目前,中芯国际的45纳米级芯片实现量产,更具挑战的“芯片母机”也在崛起。中微半导体设备公司已推出用于生产22纳米级芯片的下一代刻蚀机。这个领域,以往专属于极少数的跨国公司。
  创新,需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制度突破。今年1月1日起,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改增试点,这一重大税制改革,正为现代服务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创新,更在于政府创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政府就是要营造开放、宽容的创新创业环境。”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说。
  在浦东,为小微企业设立的公共服务平台就有41个。在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针对企业骨干研发和管理人才的股权激励试点已启动,政府为此提供5亿元的专项资金。
  “如果中国能诞生乔布斯式的人物,张江是最可能的地方之一。”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丁磊自信地说。
  
在从“经济中心”向“全球城市”的跨越中,上海——再攀新高度
  上海,已为转型之路确定了清晰的目标。
  这是4年后的上海图景——到2015年,城市创新活力大幅提升,服务功能全面增强,信息化水平迈入国际前列,城市文化更繁荣、更具魅力……
  这是8年后上海的高度——按照中央部署,到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将来上海对国家的贡献,不在于创造多少GDP,而是能否具备全球资源的配置能力。换言之,上海应该从‘经济中心’转型为‘全球城市’。”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这样解读。
  全球城市,大国梦想。根据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萨森的定义,“全球城市”就是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
  迈向“全球城市”,上海有责任。
  如果把一国经济比作一艘远洋轮的话,“全球城市”就如强劲的引擎。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吃水量”已是全球第二。上海作为重要发动机,也必须输出与“中国吨位”相匹配、“全球巡航”所需要的“功率”。
  迈向“全球城市”,上海有潜力。
  “上海已具备作为‘全球城市’崛起的潜在基础条件。”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方星海说。比如,去年上海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90家,累计达到927家,在金融、航运、贸易等方面形成巨大的经济流量。而上海所处的长三角地区,已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成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平台。
  迈向全球城市,上海有底气。
  从浦东开发开放,到建设国际金融、航运中心,再到建设长三角“世界城市群”,中央确定的一系列战略是上海转型发展的根本保障。“中央支持很‘给力’,上海转型有信心。”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发改委主任周波说。
  但转型之路绝非坦途。环顾世界,伦敦、纽约等全球城市,漫长的转型期无不伴随阵痛:工厂流失,失业增加,甚至一度出现财政危机。
  与真正的全球城市相比,尚有差距。以最关键的人才为例,目前上海金融人才总量约23万,其中有国际化经历的仅占0.2%,而新加坡为20%。
  土地是上海最稀缺的资源,如何在转型中提高产出率,仍有很大空间。“差距就是潜力。”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雄分析说,从建设用地产出率看,上海虽在中国大陆领先,但仅为纽约的1/29、香港的1/14;产出率最高的漕河泾开发区为200亿元/平方公里,不到台湾新竹一半。
  上海的转型发展,只是开了个头。“我们的创新远远不够。”——上海的决策者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坚定的决心:推进转型发展不是在公园里散步、在沙滩上晒太阳。要痛下决心,把创新驱动真正落到实处,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
  “如果上海转型成功,将改变整个东亚的格局。”2006年,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造访上海时如此论断。
  滔滔黄浦江,见证着上海之变:开埠前,这里渔船罗列;开埠后,列强战船云集;新中国成立后,穿梭于斯的是大小货船;今天,国际豪华邮轮正来往游弋……
  江水无言,却分明记载了中国从积贫积弱到繁荣昌盛的沧桑巨变,也必将见证上海在科学发展的征途上不断跨越的新辉煌。
  (新华社上海3月31日电)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