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战逆转巴西队勇闯四强 那支熟悉的中国女排,回来了(奥运长镜头)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6/8/18 10:31:35 240
北京时间8月17日,里约奥运会女排1/4决赛,中国女排3∶2击败巴西女排,晋级四强。图为指挥比赛的郎平和欢庆胜利的队员。 |
图为主攻手朱婷在比赛中。 |
当地时间8月16日晚,马拉卡纳奇诺体育馆的入口处,巴西观众的长队犹如一片黄色海洋。里约奥运会女排1/4决赛一触即发,头顶小组赛一局未丢的光环,东道主几乎提前开启欢庆的节奏。
然而,两个半小时后,全场不停的震天嘘声变成一片寂静。大屏幕上,一个小球迷正捂着脸痛哭,巴西女排的队员们默默离场。球网的另一端,中国女排姑娘们紧紧相拥、彼此击掌,喜悦的泪水模糊了双眼。“我们是最棒的!”主攻朱婷吼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一场扣人心弦又酣畅淋漓的3∶2,中国女排击败上两届奥运冠军巴西女排,时隔8年再度闯入四强。走过小组赛的低迷,在“生死战”的关头,那支熟悉的中国女排终于完美回归。
重陷逆境
第一局比赛的最后时刻,主帅郎平紧紧抿着嘴唇。一传屡屡不到位,高达10分的自身失误,让中国女排濒临崩溃边缘。朱婷“孤胆英雄”般的强攻,挽救不了15∶25的溃败。
这样的状态,似乎是小组赛的翻版。首战荷兰队意外被翻盘,被塞尔维亚队“吊打”,不敌“克星”美国队,中国女排交出2胜3负的成绩单,最终只以第四名从“死亡之组”惊险出线。郎平透露,“第一场打完,魏秋月小腿拉伤了,杨方旭也受伤了,我们的形势非常困难。”
主场作战的巴西队,成了中国女排无法选择的淘汰赛对手。过往8年的19次交锋,中国队仅在不久前的大奖赛赢了一次。“技战术、经验或配合,巴西队都要远远胜过我们,今天这场球就是你死我活,双方各有50%的机会。”郎平赛前告诉队员:“我们可以接受任何结果,但必须一个一个球去拼。”
但巴西队的“魔鬼主场”给了中国女排一个“下马威”,在近万名观众的狂热助威中,年轻的中国女排产生了极大波动,不过老练的郎平认为“第一局只是个意外”。逆境之中,她的临场指挥产生奇效,次局换上魏秋月担纲二传,逐渐稳住了阵脚。
“郎指导说,想登上领奖台,早晚要过(东道主)这一关。我们之前做足了困难准备,毕竟小组赛一直没有找到状态。”丁霞说,正是有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劲头,在比分落后时全队都没有慌神,“一旦全情投入,观众的叫喊声是听不到的。”
绝地反击
在第二局以25∶23险胜扳回一城后,中国女排逐渐压住巴西队的势头。除了绝对得分点朱婷外,徐云丽、颜妮、杨方旭等队员均被激活,开场时疲软的一传质量全面提升。在双方陷入相持的第三局,中国女排在攻防两端多点开花,将大比分反超为2∶1。
此前的小组赛,中国女排曾两次被翻盘,之所以能在淘汰赛实现反超,郎平的“心理按摩”功不可没。“我们一直在做运动员的工作,她们太年轻,摆正不了位置,想赢怕输的杂念太多。”郎平知道,面对巴西这样的强手,中国队的技术本来不很成熟,唯有拿出最佳状态才有得一拼。“我们把这场比赛当做最后一场来打,就没什么可顾虑的了。”
在郎平看来,姑娘们这一次终于踩上了节奏。尽管第四局巴西队顶住压力,将两队拉回了同一起跑线。但中国女排身上,仿佛有了当年雅典奥运会惊天逆转的气场。决胜局,中国女排彻底卸下了包袱,而一直稳坐教练席的郎平全程站在场边指挥,换上刘晓彤更堪称神来之笔。最后一个球,朱婷势如破竹地重重一击,比分定格在15∶13。
“我一直在等待她们打个翻身仗,今天其实是最后一次机会,如果不能表现出来,真的是一个遗憾。”一场惊心动魄的逆转过后,郎平用“表演”来形容整场比赛的精彩。她尤其满意队员们的永不言弃,“女排精神一直都在,不因输赢而改变。”
守护荣光
整场比赛中,有一个细节尤其动人:无论中国队场上形势如何,站在场下替补席的姑娘们总是笑容满面,时而跳脚欢呼,时而高喊助阵。“你听听我现在沙哑的嗓子,巴西队很顽强,但我们留在了里约。”赛后,队长惠若琪给出获胜的关键点——拧成一股绳。
这支年轻的中国女排,仅有徐云丽、魏秋月、惠若琪3人有奥运经历,但以“朱袁张”为代表的新生力量,已然撑起全队的脊梁。正如姑娘们所说,这次奥运会后,一些年龄比较大的球员就将告别赛场,不让任何人留遗憾的心愿,激发了全队的凝聚力。
在郎平的战术体系里,全队12个队员各有角色。赢下巴西队,中国女排收获的不只是一场胜利,还有自信、团结和气势。当大家得知进入四强的队伍竟然全部来自当初的“死亡之组”时,魏秋月笑言,“大家重新开始,谁都有机会,摆平心态看谁能打出自己的东西。”而丁霞对于半决赛对手荷兰队的反应更直白,“我们不能大意,但要一口一口吃掉它。”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