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二重路径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2/2/9 9:27:45 803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经历100多年的风雨洗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特别是自2007年以来,美国相继爆发次贷危机、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大震荡,西方出现了新一轮马克思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仍须重温马克思、恩格斯的教导,牢记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学说,是辩证的、发展的,与教条主义不相容。恩格斯说:“共产主义不是学说,而是运动。它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他还警告庸俗经济学家和庸俗社会主义者不要到马克思的著作中去找一些不变的、现成的、永远适用的定义。我们党历来注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因而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
马克思主义“三化”是长期的历史过程,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具体实际与主要任务。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二重路径。
在理论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发挥科学理论的引领作用。我国改革和转型时期,是最需要马克思主义学说创新和发展的时期。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应当勇于面对现实、自觉接受挑战,站在理论前沿,进行理论创新,不断创造高水平、高质量的理论成果,而不能无视时代发展,满足于已有的认识和结论。事物发展就是这样,不进则退。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而言,如果不能对改革开放中的重大经济理论问题,如所有制和产权理论的发展、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开放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等,提出切合实际的可行的创新理论,就会导致说服力减弱、话语权丧失。我们必须立足实际、着眼实践进行理论创新。否则,就会阻碍理论的发展。
在实践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让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在实践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与在理论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是同等重要的。我们所处的时代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不同,肩负的使命也不同。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自由竞争阶段的资本主义社会,他们的使命主要是为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武装,还没有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则处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在路径上具有二重性,就是既要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又要在实践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这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指导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才能扎根中国社会、深入人们心中。
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马克思、恩格斯创建马克思主义时,批判和吸收了古典资产阶级学说的合理内核。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同样不能脱离世界大背景,同样需要研究世界经济社会规律和各种思潮,批判吸收其中的合理部分。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