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团建设-参考资料

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的行动指南 ——学习《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6/6/8 8:35:54 380

来源:《 人民日报 》( 2016年06月08日   06 版)


闻 言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冲刺的关键时刻,经中央批准,《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以下简称《摘编》)出版了。这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奋力推进“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举措。

  到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摘编》分七个部分,全面系统收入了习近平同志这方面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贯彻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充分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

  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胜利,首先要对这一宏伟目标的意义有充分的认识。《摘编》第一部分,习近平同志对这个问题作了深刻阐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意义重大的战略思想。他强调:实现中国梦,第一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目标。只有如期实现了这个目标,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才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更为牢靠的基础,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小康、民族复兴,是两个紧密联系、相互交融的目标任务。没有全面小康的实现,民族复兴就无从谈起。今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就是在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迈出的至关重要一步,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向全党发出了动员令,强调:现在到了需要一鼓作气向终点线冲刺的历史时刻。今后五年党和国家各项任务,归结起来就是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完成这一战略任务,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也是我们的最大光荣!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它的提出正是从谋划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引发的,也是围绕如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展开的。可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逻辑起点。习近平同志指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提供重要保障。这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有机整体。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于引领地位,我们所有奋斗都聚焦于这个目标。习近平同志生动地说,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犹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为其提供动力源泉和法治保障,共同推动这一事业滚滚向前。而全面从严治党则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根本保证。他强调:推进“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要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战略目标不动摇,紧紧扭住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三个战略举措不放松,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新的发展理念的全面贯彻和生动实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新的发展实践必须由新的发展理念来引领。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新的发展要求,面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树立新的发展理念事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需要全党的高度一致和高度自觉。习近平同志强调: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全党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的发展理念上来,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的发展理念能力和水平,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也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这一全面性的要求,是这个目标的重要意义。认识到这一点至关重要。习近平同志强调:如果到二〇二〇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目标,即使最后宣布了,也无法得到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认可。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对“全面小康”作了进一步深刻阐述,赋予其更高的标准。他指出: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十三五”规划纲要充分贯彻和体现了习近平同志的这些重要论述和要求,为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切实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和重点任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习近平同志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每个方面都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内涵丰富深刻,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方面工作的基本要求、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摘编》第二至六部分,收入了这些重要论述。

  在经济建设方面,要主动把握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习近平同志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判断。围绕“对新常态怎么看、新常态下怎么干”这个重大问题,他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对新常态的基本特点、科学内涵等作了精辟阐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为了使全党对新常态有正确认识,他特别提出要注意克服几种倾向。一是新常态不是一个事件,不要用好或坏来判断;二是新常态不是一个筐子,不要什么都往里面装;三是新常态不是一个避风港,不要把不好做或难做好的工作都归结于新常态。新常态不是不干事,不是不要发展,不是不要国内生产总值,而是要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有创造精神地推动发展。习近平同志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他在201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16年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集中阐述了这个问题。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推动我国社会生产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他还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和战略举措。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各种所有制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充分调动各方面发展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习近平同志还对自由贸易区建设、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推进新型城镇化等作了阐述。

  在政治建设方面,要坚持从国情出发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强调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看,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前半程已经走过了,后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一个立足于“破”,一个立足于“立”,体现“破”和“立”的辩证统一,共同致力于推动党和国家的制度创新,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要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做好统战工作,深入推进“一国两制”在港澳的实践,巩固和发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要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和原则,促使各类国家机关提高能力和效率、增进协调和配合,形成治国理政的强大合力。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切实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习近平同志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键是要增加和扩大我们的优势和特点,而不是要削弱和缩小我们的优势和特点。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在文化建设方面,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显著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不仅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在精神上强大起来。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没有精神的激励和支撑,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同志先后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等发表重要讲话,指导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他强调: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有理有利有节开展舆论斗争。要深入开展网上舆论斗争,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清朗起来。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他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社会建设方面,要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同志的这些话,朴实亲切、饱含深情,温暖和打动了亿万人的心,彰显了党中央着力践行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他强调:抓民生也就是抓发展。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统筹做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住房、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各方面工作,切实做好改善民生各项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他强调:一个好的社会,既要充满活力,又要和谐有序。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要充分认识我国安全和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抓紧快干,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保证。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牢牢把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兴这条主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和平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习近平同志特别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就不是社会主义。脱贫不仅是民生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必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同志时刻牵挂着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多次到贫困地区调研指导,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确保到二○二○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现在,生态环境特别是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扭转环境恶化、提高环境质量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努力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五位一体”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关键在于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这是《摘编》第七部分的内容。

  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担负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经过不懈努力,我们即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民族复兴前景越来越光明。在这个时候,决不能“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习近平同志号召全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大幕已经拉开,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冲刺的艰巨任务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肩上。现在,正是咬紧牙关的时候,是屏息聚力的时候,是比拼意志的时候。他强调: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军,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责任。领导干部要勇于担当,人民群众要增强主人翁意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拧成一股绳,以必胜的信心、昂扬的斗志、扎实的努力投身新的历史进军。他动情地说:六十多年前,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我们一定要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

  要增强本领,提高解决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能力。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讲取决于我们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取决于我们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现在,我国发展领域不断拓宽、分工日趋复杂、形态更加高级、国际国内联动更加紧密,对我们党领导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很多同志还缺乏做好工作的本领,存在“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现象,习惯于用老思路老套路来应对,蛮干盲干。习近平同志指出:领导工作必须有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努力成为经济社会管理的行家里手。只有全党本领不断增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

  要充分调动干部队伍积极性,靠实干把既定目标变为现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面向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一张好的蓝图干到底,切实干出成效来,用新的思路、新的举措,脚踏实地把既定的科学目标、好的工作蓝图变为现实。习近平同志强调: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其中积极性又是首要的。要解决“为官不为”的问题,更广泛更有效地调动干部队伍积极性,不断提升工作精气神。党组织对待干部,既要严格管理,又要热情关心。要保护作风正派、锐意进取的干部,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激励他们更好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要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习近平同志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运用,要求领导干部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更好地在实际工作中把握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原因和结果、偶然和必然、可能和现实、内因和外因、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习近平同志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论述,是他系列重要讲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摘编》中,习近平同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都作了明确回答。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第一位的是要学习好习近平同志的这些重要思想,落实好他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领会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万众一心、团结一致,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而努力奋斗!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