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的自白:当初那个政治梦 成不了也要努力做一回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YXY 2016/5/22 9:45:33 885

http://www.youth.cn 2016-02-25 18:37:00 中国青年网

Ta是扎根基层、誓要在乡村泥土中踏出一条坦途的大学生村官,他是一名公司职员,怀揣着梦想在城市独自打拼;他们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毕业生,一帮充满梦想的热血青年,心中的那点政治梦想使得他们惺惺相惜、互相鼓励,带着压力,自我裹挟着去追逐自己的目标。

在城市的他说,因为我们的周围有很多像Ta一样的人,每天都在做很小很小的事情。时间久了,激情就会在日渐琐碎中消磨殆尽,甚至怀疑这些小事儿到底有没有意义?他想用这些例子证明,有!正是这些小事儿在改变着这个世界,所以他写了这篇文章。

毕业时,老师曾叮嘱他们,人生在世,所谓位卑未敢忘忧国,总要活出自己的精彩,我希望你们今后能常念中青院教给你们的家国情怀’”。他说,老师的话一直在耳边未敢忘却。

Ta说,其实这不止是自白,应该是我们年轻人共同的心声。希望文章能真正影响到一些后来者,静下心来真正做点事,不负韶华,这才是文章的意义。

这篇文章与君共勉。

他,即作者:郭峰

文章中的Ta是原海南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金堆村大学生村官 梁天财(目前已转为当地公务员)

                  

                   T是我写的第七个人。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

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请先原谅我找了一句这么伟光正的话来开头。你能想到?在今天,我就找到了这样一个活标本?

所以,写了毛主席那段话时,我自己都特别吃惊。这话之前多被用来插科打诨的,从来没有想到拿它来形容一个身边的人。跟一个大学同学说起时,他点头如捣蒜:是呀,是呀,我去?!

之前在跟校友们聊天时,我们讨论过一个话题:每一个考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人,在最初,都有一个政治梦想。即便,最后有的选择了考研,有的选择了投入市场,但这个梦想一直都在。所以,我们固执地认为,中青学子做公务员,跟一般考公务员的大学生不一样,除了求稳,还有一点点家国情怀的东西在里边。

不过,大多数人的政治梦想,应该跟我一样,不那么纯洁:我们想着一展抱负,想着名利双收,想着衣锦还乡,然后才是为人民服务。

T,顺序是反过来的。在这个说为人民服务会引来嘲笑和谩骂的时代里,他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做村官,都能做到让我们敬畏的人。

事实上,我跟他,交集一直很少,大学时、毕业后,都少。所以,昨晚我在写这篇文章前,给跟他关系好的几个同学发了微信,你们怎么看他?然后,大家就给我抛了下面一堆标签一,还不放心地打电话叮嘱我:一定要好好写,还要写得长一点!

这反而更让我无从下手了。所以,我就联系T:前端记者请求采访优秀村干部。刚开始,他拒绝了,要求我先写别人。我说,你不得跟你尊敬的老师们汇报一下工作?不得像师兄师姐当初带你一样的带带你的师弟师妹?是的,跟他对话,就得扣上这种帽子,这是他的语言体系。看过《老炮儿》吗?对,得按照六爷的规矩来。

毕业后,很多同学,回到家乡考了公务员。他也回来了,只不过,他考的是最底层的那种,大学生村官。跟其他大多数村官不一样,他做了很多事。

昨晚,我问女朋友,你猜下,三年来T给他们村争取了多少扶贫款项?女朋友说,没概念。然后从100万不停加码到1000万,最后定在1500万时,她捂着嘴惊呼,天哪!是的,虽然她对这个扶贫款项没概念,但还知道1500万肯定不是个小概念。

这三年,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从他朋友圈能了解到一些信息:今天台风来袭,扎帐篷安置村民;明天暴雨受灾,需要捐助生活物资;后天强降雨,村民橡胶木材求销路。我们聚在一起时忍不住说,财哥每天生活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啊!再后来的朋友圈:挽着裤腿亲自种试验田、管辖的贫困村通了镇里首条水泥马路、组织村民看电影、村里的水井成功出水,以及各种透露着初建迹象的乡村美景。

但是,在我静静地听他说完时,还是非常震撼。就是那种感觉,你永远也想不到那些简单的朋友圈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总有人做成了你想做而没有做的事儿

T告诉我,他毕业后分到的那个村,是全镇最穷的,也是基础设施最差的。刚毕业那会儿,虽然想踏踏实实做点事儿,但具体做什么根本没有概念,只是想着能帮村民解决点困难就行。

而事实上,基层工作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一个本科毕业生的想象。比如,他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村民们并不买账,根本不愿搭理他,认为政府做的事情都是虚的,用来讨好上级、忽悠老百姓的。再加上,他听不懂也不会说当地的方言,更让人觉得,这只不过是又一个走走过场的年轻干部而已。

然而,令村民们意想不到的是,这个过场一走就走了三年。慢慢的,他们发现这个又黑又实诚的小伙子,好像是来真的。比如,三个月后,他竟然能用一口流利的方言主持村民大会。而且,这个干部经常骑着他那辆拉风的125大摩托,有事儿没事儿就下村、挨家挨户了解情况,还确实真心实意地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真诚真的是最厉害的武器,尤其是热脸贴了冷屁股后,还能倔强坚持的真诚,只要是人都会被他感化,况且本身就很淳朴的农民。轰隆隆响的摩托响,刚开始是打破乡村宁静的噪音,后来慢慢成了最动听的乡村音乐。

而农民要么不信任你,万一开始信任你,就会把你当晴天大老爷,什么事都找你。比如他曾费尽周折帮助一个村民解决了十几年都没解决黑户口的问题,并替这位老人成功申请到低保;比如他妥善解决了三个村民小组之间的历史成见及土地遗留问题,率领大家齐心协力,共同脱贫致富;比如他还帮助一个患糖尿病的村民,分别在民政局和医保部门申请医疗补助。

他说,一直喜欢上善若水这个词,真正深入人心的,在点滴的积累中。

信任只是第一步。提出问题,就要解决问题。所以,白天他下村调研,晚上回来总结归纳,最后写了一份贫困村的调研报告和工作规划,比如要致富,先修路种植和养殖结合的混合经济推广油茶树等经济作物等。

正因为他对基层情况掌握最充分,也最接地气,所以每次领导视察或者记者采访,镇里都会安排他来汇报,很多工作也都会征询他的意见。慢慢的,知道他的领导越来越多,向他倾斜的资源也越来越多。他和村委会用这些资金和资源,修路、救灾、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修路。他们村通的是全镇第一条水泥马路。关于这条路,他给我讲了一个小插曲。因为设计路线问题,马路要通过一个村民的猪圈,这位老人好说歹说就是不拆,他N顾茅庐,正面劝说好几回,还做通亲戚朋友工作后,外围劝说好多回。最后,这位老人终于被他感化了,自己亲自动手拆了这个猪圈。如今,老人每天坐在这个马路边新修的休闲厅里乘凉,脚下踩着他曾经的猪圈。

推广新经济作物。现在的他,俨然一个农业小专家农村经济小专家。三年来他以农民为师,充分了解当地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周期、产量、价格等,并结合市场,在村里推广油茶树、玉米等新型农作物。同时,鼓励村民发展养殖业,发展多元经济。他自豪地跟我讲,现在镇里关于农业方面的东西,你一说,我马上能联想到哪里种植、大概生长情况、收益如何、销路怎样等。

只用了三年时间,他们村就从全镇最贫穷的村,实现了全部脱贫。

一晃眼,村官三年期满。如今,刚刚转正乡镇公务员的他,就因工作突出,下周要被调到区政府工作。他说,今天下村,看到村民对他的热情,很不舍,感觉很多事情都还没有给他们办好。

我问他,你就这么走了,你们村刚脱的贫,别又回到解放前啊。他说,不会的啦,村里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基本形成产业体系了,而且这几年村民的致富观念也有了很大进步,只会越来越好的。

他说,这三年的经历非常充实,虽然有过很多委屈,但他比谁都相信天道酬勤,功不唐捐的意义。

我说,你好牛逼。

他说,哪有,把我们班任何一个人放到我的位置上,都能做出同样的成绩来。

我说,不对,一般人没你这股执念,所以一定坚持不下去。

我在写第一个同学Y时,使用了一段话,放在这里也特别合适:他们的存在,总能让我们感觉到生活的希望和生命的张力。他们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踽踽独行,一步一步前往想去的终点。在如此芸芸众生中,他们都是那么普通的人,但却尽全力活出了最好的自己。

所以,我第一次产生相逢恨晚的感觉,也毫不掩饰对T的喜爱和崇拜,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满足了我作为一个体制外的人,内心深处永不磨灭的对政治中的真善美和自由民主的向往:

我们当初的那个政治梦想,即使成不了,也要努力做一回啊。

我在写了第一个人时,很多同学都要求我一定要写他,把我绑架在那里,就好像,不写不是中国人一样。写之前,我差点抽时间要看一遍《焦裕禄》。后来一想,太刻意了,我能直观看到什么,就写什么呗,这就我一篇简单的个人日记不是?

一群高考时大多半都是县里、区里的文科第一名,在北京上了大学,接受了高等教育,毕业后当了村官,你会自豪吗?或者,会为一个当了村官的同学自豪吗?实话说,在写这篇文章前,我从来不会。

但是,今晚,我越想T,越自豪,甚至敬畏。刚刚的时候,我跟朋友介绍他,有一种人,能当门神,你知道吗?比如包青天、比如海瑞,老百姓当神拜的。

T就是这种人。所以,不论他在新平台上做出什么事来,我们虽会惊叹,但不惊讶。这,本就是他。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