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洲雁: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境界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OY 2016/5/13 11:51:29 336
●着力改革创新,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不断进行新探索、提出新思路、形成新战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破除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使我们党和国家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备、更加科学。
●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今中国最鲜明的主题,也是贯穿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最鲜明的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深入把握,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境界。
科学回答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问题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基本理论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它开创于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建立在我们党90多年长期奋斗的基础上,但其思想、理论和实践的源头可追溯到更远。2013年1月,习近平同志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分6个时间段深刻阐述了世界社会主义500年来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他进一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只有从这样一个宏大视野来观察,才能看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龙去脉,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形成逻辑,更加充分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一个国家实行什么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所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在中华民族任人宰割、救亡图存的时期,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人民走出漫漫长夜、建立了新中国;在建设新中国的艰辛探索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富强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路之所以走得通、走得好,关键还在于它所具有的鲜明特色和本质特征。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色,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之源、活力之泉。还应看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命所在、前途所系。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关键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动摇。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习近平同志指出,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改革开放前的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实践探索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后的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实践探索的坚持、完善和发展。因此,我们既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决不能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唯有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沿着正确航道破浪前行。
勇于探索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现实问题
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力奋斗。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担当起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荣使命,锐意进取、大胆探索,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回答了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现实问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新局面。
注重在实践创新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永无止境的实践探索之路、改革创新之路,必须与时俱进地坚持和拓展。3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进行新探索、提出新思路、形成新战略。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道路;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道路。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从中国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同时,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安全保障。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基础上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致力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世界和平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注重在实践创新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根本保障。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事关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社会主义根本方向,必须坚定不移在实践中坚持、巩固和完善,在这一问题上“决不能犯颠覆性错误”。同时,建立在这些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基础之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各项具体制度体制,则必须根据时代和形势发展,在实践中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创新。
3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按照“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改革任务表,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一系列制度成果,使我们党和国家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备、更加科学。其中,把法治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推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致力于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党内法规体系,为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法治化、制度化方案,以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当代中国最鲜明的主题,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了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
这具体表现在: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围绕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系统全面的战略思考、战略谋划、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逐步形成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奋斗目标、以“五位一体”为总体布局、以“四个全面”为战略布局、以新发展理念为科学引领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中,实现中国梦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最重要、最基本的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方略,确立了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确保“五大建设”整体谋划、协调推进;“五大建设”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的科学把握。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系统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发展阶段、战略步骤、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发展理念以及外部条件、领导力量、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一个科学思想体系,体现时代性、符合规律性、富有创造性,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续写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文章,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历史任务,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接力奋斗。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里,我们的责任,就是要继续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此,我们必须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深刻理解、全面把握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以这一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