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8成女大学生曾遭就业歧视 极端招聘者限制女性血型星座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YXY 2016/3/14 22:43:22 925

20160308095449554496

来源于:【新民晚报·新民网】

国内高校男女生比已经接近11,男女生就业率也基本相当。可是,即便在此背景下,8成以上女大学生曾经遭遇过就业歧视。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董临萍认为,女大学生没有找到更合适的岗位,没有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女生就业难是制约女性人才贡献率的一个重要原因。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去年在北京等地多所高校的调查显示,高达86.6%的女大学生受到过一种或多种招聘性别歧视。其中,有80.2%女性认为,在招聘过程中存在“招聘信息显示限男性或男性优先”、“拒不接收或不看女性简历”、“不给女性笔试、面试机会”、“不给女性复试机会”和“提高对女性的学历要求”的现象。还有52.9%的男性也承认,在招聘过程中存在上述现象。此外,调查结果还显示,被访女性平均受到性别歧视的次数达到了17.0次。

记者在上海高校的校园招聘会上调查发现,尽管表面上看不见赤裸裸的女生就业歧视,但各种形式的隐性歧视随时可见。有的用人单位限定了身高,等于向女生关上了大门;有企业对女生的外貌提出苛刻要求;更有甚者,就业歧视涉及女生的血型、星座。

在松江大学园区的一次招聘会上,几名女生反映,用人单位在大学生求职者的简历筛选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隐形歧视。比如,用人单位一般不会明确提出与性别有关的要求,但会拒绝接收女大学生的简历,或者是在接受简历后在面试中不予录取。

在大学生就业市场,即使进入了面试环节,用人单位在面对女大学生求职者时,会不断强调其“女性身份”提出限制女大学生履行母职等一系列苛刻条件。比如,几乎所有的女大学生在面试中都会被问到有关女性身份的恋爱、婚姻、生育等问题,或者在讨论就业协议时百般刁难,要求女性“在五年内不许结婚生育,否则将自动辞退”等,或者对女生提出与职位无明显关系的“会喝酒、能经常出差”等不合理条件。许多女生认为,在面试过程中是因为性别原因而遭到淘汰的,但男生的比例则相对较低。

男女学生就业不公平,并非中国独有,在市场经济较成熟国家,亦是常见现象,而在当下中国,尤为明显。原因在于,企业以利益为主导,用人单位往往片面认为,雇佣女职工,要支付更多的劳动成本。比如,生育和抚养孩子要耗费女性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此期间,女性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又比如,我国政策规定女性生育费用由所在单位报销,产假期间的工资奖金照发;女性比男性早退体510年,领取退休金的时间长,而医药费和福利支出却高于男性。企业要降低成本自然就会减少对女性劳动力的需求。

董临萍教授指出,自己所带领的团队调查表明,上海女性创造财富的能力并不低于男性,企业传统的用人观念存在明显失误,建议国家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立法,保障女大学生的权益。

这位专家说,我国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律法规建设上,对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不全,缺乏有效的监督,法规的内容计划体制色彩浓厚,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等等,堵塞了就业渠道,影响了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就业,进而影响到女性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新民晚报记者张炯强)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