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文章-时政讲坛

汶川地震的医疗救援和医学教育

来源:同济医学院关工委编辑录入:马正行 2009/5/19 23:01:19 12353

医学院关工委:副教授 马正行
 2008-6-20

  汶川地震牵动了所有善良的中国人民和国际友人的心,人民子弟兵将地震救援作为和平时期的一场战斗,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子弟兵将一个个获救者从死神手中夺回来。无声的命令,灾区人的眼神使所有的救援者顾不上吃饭,顾不上睡觉。看到电视上报道让人感动,也让人感到责任,一个医学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退休的我,亲身感受也略知一二医学教育的历史沿革,借此网页,谈谈自己对医学教育的一些看法,希望我们培育的学生——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毕业以后有更大的造就。一旦以后在种种特殊的时刻,临危受命,像人民子弟兵那样,成为“救死扶伤”中一支铁的队伍。

一、上海第一医学院临床教学的亲身感受
      由于当年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专业(本科)的学制从五年制改为六年制,所以在1963-1964学年,所有的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医院将面临实习医生“断档”一年的问题。在传统的附属医院体制中,医生的层次是实习医生-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高年住院医师)-主治医师-科主任,如果没有实习医生,整个病区的医疗工作就缺少最直接面临病人的一环,肯定会影响医疗质量。因为必须有实习医生,上海第一医学院开历史的先例,从中山医学院(六年制)招收了二分之一实习医生,从上海铁道医学院和广西医学院(五年制)各招收了四分之一实习医生,分配在中山医院或华山医院为主体及上医附属儿科医院、妇产科医院、五官科医院、基层医院(青浦朱家角人民医院)进行轮回实习,大内科 (三个月)、大外科(三个月)、妇产科(一个月)、儿科(一个月)、眼科(半个月)、耳鼻喉科(半个月)、基层医院(三个月)。我有幸在母校的选送下,分配在中山医院为主的上医附属医院,做了上海第一医学院的“半个学生”。
       不讲情面的要求,天天不断查房时各级医师结合病人诊断和治疗的“分析意见”,实习医生自己所管床位详细的有问必答的病情汇报,分管实习医生的低年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和主任隔三差五的小讲课,每个组有任何小操作(像胸腔穿刺、骨穿、腰穿等)整个病区实习医生必到的不成文制度,构成一个环环相扣的,就像当年日本女排“魔鬼式”训练似的,完全正规的临床实习。将近实习尾声,还进行了一次突击现场考试,抽签对某一个住院病人(事先己告诉病人哪些不能对实习医生说)问病情和体格检查,得出初步诊断,随后五个考官面对面听取汇报,主要问凭什么得出诊断,还要进行什么化验和特殊检查,你提出需要什么检查,他们可能会问为什么要进行这检查 (例如胸片、心电图、某某化验),如果认为有理,考官就会拿出胸片、心电图等,请你当场读胸片、读心电图。面试结束后,写好全病史上交。
       这就是我们一年实习的概况。虽然时间仅短短的一年,但对每个实习医生是关键的一年,因为这一年不但在临床医学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上医治学的严谨、细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氛围对每个人的熏陶使人终身受益。
       一年实习中,直接带我们的多是毕业一二年的住院医师,他们什么都得干:得负责自己组的病人,具体执行上级医生的指示,给实习医生逐字逐句修改每一份住院病历,自己还得另写一份入院录,每天实习医生写的病程录不够之处还得补写,还得准备有点水平的小讲课以及带实习医生做一些小操作。大内(外)科每年在工作四、五年的住院医师中提升二名总住院医师,隔天轮流值班,负责大内(外)科所有病区晚间和星期日值班住院医师处理不了的问题,以及其他科室当天的所有的会诊,合格后才能升任为主治医生。连续几年升不上总住院医师的高年住院医师,基本上都直接升主治医生后,调外院工作。所以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医院采取的优中选优的淘汰制,保证了他们在三甲医院中的绝对优势。
       我1964年大学后担任医学基础课生理学的教学工作,与上医基础课教研室多有接触,深有同感。使我真证明白了上海第一医学院为什么保持领先地位的奥秘。回顾这些年来的医学教育和职称晋升的变化,与其相比,真是感慨万千。
二、对当前医学教育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出于2002年退休后受聘担任生理学教学至今,此外还参加了“关工委”的一些会议,对医学教育的近况尚有些耳闻目睹。
       近几年同济大学医学教育在医学院的广大教师和教辅的努力下,排除干扰,引进了一些临床技能训练和考核的新方法,取得了脚踏实地的进步,因此在这次全国教学评估中取得了好成绩,这是大家辛勤劳动的成果。但有些间颧,尤其是体制方面的问题还是有待决抉的。
 以下就目前医学教育提几点看法和建议。
  1、学院应引进因材施教的竞争机制
  最近“关工委”的一次会议上,听说有一位八年制的学生连续留级二次,大家认为这位同学实际上已不适合继续留在八年制里,因为八年制本身目的就是培育硕博连读的人才,所以同济大学是否能在体制上引进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制订一个合理可行的规定。不适合继续留在八年制的学生可直接留到五年制,尤其是一年级更不涉及到课程衔接;而学习特别优秀的五年制学生,如本人愿意,不涉及到课程衔接,也可转到八年制。否则,再连续不断留级对学生本人也无好处,而且也是教学资源的浪费。
  2、学校应设法增强附属医院对实习医生管理的力度
       附属医院与一般医院是不同的,附属医院的医生与一般医院的医生也是不同的,因为附属医院面临的是医疗与教学双重任务。附属医院的医生也不是有了双重职称就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是否具有与其教学职称匹配的教学能力。
  3、学校要解决考分贬值问题
       衡量医学院毕业生的质量最有力的标准就是毕业生就业医院的反映,所以以前医学院很重视对学生毕业后(就业医院)的调查。有比较就有鉴别,所以单纯强调某某学院、某某教研室、某某教师的学生考试成绩,硬性规定不及格率不能超过百分之多少,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培养出一批批高分低能的学生,自欺欺人。
  4、正确处理教学与研究的关系
       对医学院教师来说不搞研究那就是所谓“教书匠”;但如果学历很高,教学考评很差,那也是一个不称职的教师。
       对医学院绝大部分毕业生学生来说,因为大部分是当医生的,所以医学院教学的目标首先应该是培养一个好医生,当然七年制、八年制更要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因为科研能力可为毕业生日后进一步发展提供潜在的可能性。但是,上海第一医学院七年制毕业生分配到中山医院当医生,为什么明文规定也必须临床工作满五年才能申请晋升主治医师呢?因为看不好病的医生,学历再高,也算不上一个好医生,是不可能得到病人承认的。
       所以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研究的关系,涉及到医学院的发展和医学院毕业生的质量,是一个必须正确处理的大问题。

Copyright©2009-2019同济大学医学院关工委 版权所有